王庭
【注释】 1. 乍见:刚见到。 2. 谁家女子:谁家的姑娘? 3. 当门立:站在门口。 4. 含颦不语:含着眉头,不言语。 5. 啼痕湿:眼泪湿润了面颊。 啼,同“涕”,流泪。 6. 倚盼欲怀春:盼望春天的到来。 7. 垂帘却避人:拉上帘子来遮挡别人的视线。 8. 却避人:避开别人。 9. 帘疏遮不断:帘子稀疏,遮断不了视线。 10. 转面偷还见:转过头偷偷地又看到了。 11. 莫道偶关情
注释: 何处飞来的呢喃鸟,早晨又与我相伴在妆台。你我互相对看如同真的一样。仍然坐着,真奇怪他为何愁时像似我。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与镜中人的相思之苦。上阕写女子每日梳妆打扮的情状。下阕以反诘语气,写女子因对方有“假我”之感而愁苦不已。 起首二句,写女主人公每日梳妆打扮的情景。“何处飞来”,点出时间、空间,为下文铺垫。“朝朝自伴”三字,表明女子每日都与镜中人相伴。“彼此看成真两个”一句
南乡子 对影 也是徒然。 灯馀夜夜伴无眠。 共去共来还共见。 真成厌。 拂袖转身聊背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孤独、寂寞的诗。诗人用“也是徒然”表达了他的无奈和失望,而“灯馀夜夜伴无眠”则描绘了他孤独的身影在夜晚中度过。他与朋友一起度过的时光虽然美好,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身边,这种反差使得他更加孤独。最后一句“拂袖转身聊背面”则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种孤独生活的无奈和厌恶
【注释】 ①壬午:指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 ②轻风拂拂飞无数:形容萤火虫飞舞。 ③疏帘不卷能低度:因为帘子太稀疏,所以萤火虫可以穿过它飞过去。 ④微光疑照见:萤火虫的微弱光芒似乎可以看见。 ⑤怕近愁时面:因为怕靠近忧愁的人而感到不安。 ⑥小扇拂轻罗:用轻纱做成的扇子轻轻地拂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萤火虫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描写萤火虫的飞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赏析。然后根据注释中“青门引”是词牌名,“探雨”指《青门引·探雨》;“壬午”是词人任翰林学士时的年号。再结合注释中的“凄凄”“亭台”“啼”“池头”等词语,可推知这是写词人初春探雨时的情景。“一夜凄凄雨。朝起看来晴未”意思是:一场夜雨,一夜凄凄,清晨起来却不见晴天。“亭台寂寞柳初低,残花处处
注释: 1. 眼见古人今尽死:意思是看着那些古代的名人都已经死了,他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2. 今人后又如何:意味着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呢?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于当前社会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3. 文章虽是得名多:意思是虽然文章写得好可以获得很多名声,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成就。 4. 劫灰终有待,莫道不消磨:意思是虽然世界已经被战争破坏得不成样子了,但仍然有希望和可能恢复和平。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仕蜀为左散骑常侍,入前蜀后曾任检校司徒,世称“韦左仆射”、“韦金陵”。词风豪放,语言清丽,善用白描手法,表现怀远情深,凄楚哀怨,成为温庭筠以来的又一大家,与李珣齐名,世称“温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句:嗟呀。 - 嗟呀:叹词,表示叹息或惊讶。 - 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某个突发情境的感叹。
望江南其二·当筵(壬午)(明)王庭居 当筵,即在宴会中。壬午,指的是某个具体年份。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宴会上的神态和行为,以及她与宴席的互动。全诗如下: 筵前女,含笑复含颦。笑得酡颜深浅醉,颦知螺黛去来春。画杀不如真。 注释:在宴会上,这位女子既露出笑容又带着微微的皱眉,她的酒窝映照出红扑扑的脸颊,显得有些醉态,但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细腻和敏感。她的眉毛如画一般美丽
【赏析】 《河传·初夏》是北宋词人秦观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为咏柳之作,上片以花老、春少、踏风轻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夏时令的图画;下片写新笋抽生、绿柳依依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意象优美,意境幽美。 注释: - 花老:指花朵已经凋谢。 - 春少:指春天已经过去。 - 踏风轻:形容行走时轻快地踩在春风中。 - 接叶朝来过莺:形容柳树枝条上的树叶随风飘动,仿佛有黄莺飞过。
诗句解析与注释- 当筵:在宴会上。 - 筵前女:即宴席上的少女。 - 含态复含情:既含蓄又充满情感。 - 态似碧波浮月:比喻少女的容貌美丽如同碧波中的月亮,既清澈又明亮。 - 情如芳草带春生:比喻少女的情感丰富如春天的草地,生机勃勃。 - 金屋夜盈盈:形容少女居住的房间豪华而美丽,夜晚灯光明亮。 译文 宴会中的女子,既含蓄又充满情感。她的美丽容貌像碧波中的月亮一样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