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缁
【注释】 1. 青山:指鸡足山。白云:指云海。 2. 七十二芙蓉:形容山峰众多。 3. 我欲往采之:我打算到山上去采摘莲花。 4. 袅袅:细长的样子。 5. 晴岚:雨过天晴的雾气。神女:仙女,此处指山神、云雾。 6. 长松:指高大的松树。眉弯:弯曲的形状像眉毛。 7. 雪岭:云南北部的雪山。屏:屏障。洱江:即洱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内的大型高原湖。环:环绕。 【赏析】 此诗为五律
南中曲八首其七 小小螺山亦破鞋,青青草海却通𥱼。 波燃白火招渔舶,路扑红尘趁虎街。 注释:螺山,小而平的山。破鞋,比喻螺山之小,如同穿着破鞋一般,形容其不显眼、不起眼。通𥱼,意为相通,连接。波燃白火,波光映照下的白色火焰。招渔舶,招引渔船。路扑红尘,指尘土飞扬。虎街,繁华的街道。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南中螺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比螺山和草海的不同特点
【注】黔:今属贵州省。十二歌:即“十二郎”。 黔府新翻十二歌,南音如梵亦吹螺。 侍儿记拍分银豆,小史登场换画靴。 黔中(今贵州一带)新作的十二首歌曲,南地音乐听起来就像印度的佛教经文; 侍儿(侍女)在敲打着节拍时会分出银子和绿豆来,让小史(小吏)更换靴子上场表演。 【赏析】黔中曲八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歌曲,后两句写演员化妆换靴。黔中地区少数民族多,文化发达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与钱彦林一起游鸡足山,就像卢纶和吉中孚梦见桃源一样。在山路上烧香时,百里之内都是寺院。高悬的岩石上,用绳索缚着瘦小的屋舍,高低错落,随着山势变化。这些屋舍就像是巢居的鸟儿,一一缀在寒冷的树枝上。我们脱掉青布鞋,随意挂在僧舍旁的葫芦里。我们在寺里吃饭、住宿都没有事先约定,只是希望风幡飘动。松杉的声音响彻古今,虫鸟鸣叫在清晨或深夜。梵音从山谷传来,钟鼓声过桥而过
【注释】 大小龙潭:指大小龙潭寺。在四川省江油县,唐天宝年间,高僧慧褒建,后毁于火。宋元丰三年(1080)重建。明万历间,僧圆净重建,改称“大龙禅寺”。寺周围多石山、溶洞和飞瀑,故有“大小龙潭”之称。 纡:曲折。 折:弯曲。 直下千尺峰:指直落千尺的峭壁。 洄漩:回旋。 古钵:《广弘明集》卷七引《高僧传》:慧褒,蜀人也。以晋惠帝永嘉三年(308)至成都,结草庵于龙华寺,时年八岁;及长
【注释】 长松:一种高大的树木。 化迹:指石门山的岩石,被风吹雨蚀后形成的洞穴。 滑碧:青绿色的翡翠。 娑罗树:即桑科大叶榆属植物,又名“桑”,叶子可作药用。 曼陀华:即曼陀罗花,古代传说中天女常采之食,故名。 苍髯:白色的胡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鸡足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诗中描绘了长松、草、花、石门、异树、珊瑚、杨柳、天女等物象,展现了鸡足山的美丽景色。同时
翻喜晴行少,幽回历胜多。 褰裳云渡筏,泼墨岭浮波。 树没惊沙坐,帆迟扪壁过。 羊裘不奈雨,决意买渔蓑。
白浪青厓处处愁,无端万里却来游。 远心自欲投鸡足,秃笔非真羡虎头。 海际孤萍来泽国,天边一发到梁州。 归来还约师同住,阅尽花开共水流
曾与江波隔岁期,枯杨如发少青丝。 樵人归雨招菱棹,估客停风拜柳祠。 悬溜逢矶驱碓急,偃帆入壁下滩迟。 武陵艳曲新翻得,不谱刘家旧竹枝
竹近西江水渐青,平林新橘小于樱。 招来山鬼曾无墓,望去仙人旧有城。 客枕屡移峰近远,渔灯欲乱壑幽明。 隔舟遥见眉如月,疑有琵琶入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