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府新翻十二歌,南音如梵亦吹螺。
侍儿记拍分银豆,小史登场换画靴。
【注】黔:今属贵州省。十二歌:即“十二郎”。
黔府新翻十二歌,南音如梵亦吹螺。
侍儿记拍分银豆,小史登场换画靴。
黔中(今贵州一带)新作的十二首歌曲,南地音乐听起来就像印度的佛教经文;
侍儿(侍女)在敲打着节拍时会分出银子和绿豆来,让小史(小吏)更换靴子上场表演。
【赏析】黔中曲八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歌曲,后两句写演员化妆换靴。黔中地区少数民族多,文化发达,因此这里的歌曲也富有民族特色。“十二郎”就是“十二郎曲”,是当时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歌舞曲调。“南音”指南方的音乐。“梵”即佛教。“吹螺”(用螺壳吹奏乐器)是古代西域乐舞中的乐器,这里指南音乐器。“银豆”,即钱、铜钱。“画靴”,古代官员穿用颜色鲜明的靴子以区别等级,这里指小吏穿的靴子。这首诗描绘了黔州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演员化妆换靴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