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江波隔岁期,枯杨如发少青丝。
樵人归雨招菱棹,估客停风拜柳祠。
悬溜逢矶驱碓急,偃帆入壁下滩迟。
武陵艳曲新翻得,不谱刘家旧竹枝。

《归舟杂叙二首·其一》是明朝夏缁的作品

“曾与江波隔岁期,枯杨如发少青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与江水之间隔年的相思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被岁月风化、颜色渐淡的杨柳,而对方则如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樵人归雨招菱棹,估客停风拜柳祠。”描绘了一幅渔樵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樵人和估客的描写,传达出他们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他们简朴生活方式的美好。同时,“拜柳祠”这一细节也暗示了柳树在当地的文化和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

“悬溜逢矶驱碓急,偃帆入壁下滩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河流中的动态。诗人通过描述水流、船只和地形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旅途的艰辛。这里的“悬溜”、“偃帆”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船只在不同水流条件下的行动方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节奏感。

最后两句:“武陵艳曲新翻得,不谱刘家旧竹枝。”则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尝试或创新。通过将传统歌曲《竹枝词》与现代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和尝试。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现代诗歌形式的一种创新。

《归舟杂叙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反映社会生活的佳作。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