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
《后杂忆诗其三》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自己独处幽室,回忆往昔与友共饮之乐,感叹时光流逝,友情难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清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侧侧瓶梅伴月闻:侧侧瓶里的梅花伴随着月亮的香味。 2. 小楼密坐到微醺:在小楼上静静地坐着,直到喝得有点儿醉。 3. 无端点著心头事:无缘无故地触动了心头的事情。 4. 聚入眉梢又几分
注释: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拈香箑寄予自己的高洁贞贞之心,靠近兰花边时觉得神采奕奕。只说了同心,也自惜自己,烟中露下想起前身。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往昔与爱人共度时光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和怀念。首句写“爱拈香箑”,即爱意地拿香扇,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和怀念。次句“持近兰边薄有神”,指持着香扇靠近兰花边,似乎神采更加焕发。第三句写“但说同心还自惜”,虽然只是说说而已
注释:在夜幕降临时,我邀请朋友到杞城来饮酒。他擅长吟诗作赋,善于表达情感,我们在一起喝酒聊天,非常开心。 嘹呖宾鸿惯惜群,瞥逢灯下气如云。 停杯有意频凝瞩,不遣飞觥到十分。 赏析:这首诗是宋文玉的《夜薄杞城》。诗人通过描绘宴饮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第一句“嘹呖宾鸿惯惜群”,描绘了一群宾客欢聚一堂的景象。其中,“嘹呖”形容声音高亢悦耳,“宾鸿”则指的是宾客中的文人雅士,他们善于吟咏
《后杂忆诗·其七》是明朝诗人凌义渠的一首作品,其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 “狼籍寻芳悔独迟”:描述了诗人在花丛中寻找美好事物时,因为自己的迟缓而错失良机,感到后悔。 - “残莺空复立残枝”:描绘了残留的莺鸟孤独地站在已经凋零的树枝上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问谁曾拂当年面”:询问是否有人曾经拂过自己年轻时的脸
【注释】 松来:像松一样挺拔。条脱掷还收,生小无拘得自由:像松树的枝干一样笔直挺拔,却能随时弯曲,不拘束自己。 阑干倚遍未梳头:栏杆旁倚着栏杆,一遍又一遍地倚靠着,却没有梳头。阑干,栏杆。 赏析: 这首诗以松树为喻,赞美诗人不受世俗羁绊的自由自在。首句“松下”,点出松字;次句“条脱”,写出松之挺拔有节;三句“生小”,写其无拘;四句“娇慵”,写其自在;五句“栏干”,写其倚久;六句“未梳”,写其懒情
风前一搦脆飞丝,沦落青衫共湿时。 夜夜城乌啼彻曙,翻将新句比红儿。 注释:风吹过时飘落的柳条细如丝,我穿着青色的衣服被风吹得湿润。夜夜听到乌鸦的叫声,一直到天明。我用新诗来比喻红儿,就像把红儿和乌鸦相比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与思念。诗人以柳丝、青衫、城乌、新句等为意象,展现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用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与红儿进行比较,表达了对红儿的思念
注释:别有清雅幽思,但未传达;初次闻到香气,便如烟雾般袅袅升起。 相逢时只觉得自己过于唐突,不敢上前,踌躇不前。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首联“别有清思寂未传,妙香初试飒成烟”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颔联“相逢只自疑唐突,却立逡巡不敢前”表达了诗人在与美好事物相遇时的羞涩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细腻、真挚,通过描绘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欣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注释】 夜薄杞城宋文玉邀饮 其一:薄:逼近。杞城:古县名,在今山东境内,宋文玉曾任杞令。 其二:燕邸:指京城官邸。重携手:重新握手,即握手言和。 其三:尊前:酒樽之前。踏花:指赏春花。 其四:不浅:很浅。风光:美好的景色。抛掷尽:全部扔得干干净净。 其五:秃鬓:白发的鬓发。秃:满、光着。乌纱帽:黑色的官帽,是古代的官帽,因以黑纱为饰而得名。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首二句点出宴席的时间和地点
注释:百道思念你就像转轮,恰好遇到你就感到亲近。层云阻隔面颊,显得面色昏黄,雪意盈盈等待玉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薄杞城宋文玉的邀请下,与她相会的场景。整首诗以“百道思君似转轮”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宋文玉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接着,诗人通过“适成邂逅此堪亲”和“层云隔面昏黄色,雪意盈盈伫玉人”两句,将这种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最后
注释: 千年一次的离别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时间在缓慢流逝,却无法改变现实。 暗自嘱咐忘却忧虑的人,谁又能真正地消除忧愁?我们只能肩并肩手牵手,共同承受这一切。 译文: 千年一次的别离让人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时间在缓慢流逝,却无法改变现实。 暗自嘱咐忘却忧虑的人,谁又能真正地消除忧愁?我们只能肩并肩手牵手,共同承受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感慨。他感叹时光荏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