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义渠
【解析】 1.“晓”:天刚亮;“指屈”:比喻前途渺茫。“途”:路。“翻如”:反好像,倒似乎。“望”:看。“近远”:远近。“舆梦”:同“余梦”,梦境。“欹斜”:不端正。“雾”:雾气。“霜”:霜冻。“官柳”:官府栽种的柳树。“半藏鸦”:一半被雪盖住,一半露出头来,形容树木枝繁叶茂。“薄”:少,差。“亦”:也,也。“知”:知道。“官柳”:指官府的柳树。2.译文:清晨出发在河间道上,看见天边太阳渐渐升起
【注释】 除夜符离旅舍 其二:除夕之夜在符离(今安徽亳州)客舍。 是夜皆难掷,何言旅思凭。(今夜都不好打发时光,怎能说我的旅途思念得以排遣呢?)蹄轮虽暂缓,沙雾此相仍。(马蹄虽然暂时停顿了,但大路上的尘土和雾气还是像往常一样。)得酒欢童仆,叙年先友朋。(有美酒喝着,孩子们也高兴起来,我向旧日的朋友述说今年的经历。)照来心历历,微灭半床灯。(灯光照着我的心,虽然微弱地闪烁着
【诗句解释】 1. 乍雨一番洗,湖光皎可看。 乍雨:突然的雨,形容雨下得快;一番洗:一场大雨洗涤了。湖光:指湖面水光,皎洁明亮。 2. 霁昏何所属,晓暮亦云难。 霁:天晴;霁昏:晴朗后天空昏暗;何所属:何处归宿;晓暮:早晨和黄昏;云难:云彩难料。 3. 绿遍天同湿,鸦飞照乃残。 绿遍天同湿:绿色的湖水映照着四周,使周围的树木也变得潮湿;鸦飞照乃残:乌鸦飞翔时在夕阳余晖中留下了一片片剪影
【注释】所尚:所崇尚的。匪:不是,非,表否定。奇节:指非凡的气节。恬然:安然、安详的样子。素心:纯洁的心境。严霜:严寒的霜冻。支何许:指门户在哪里。中宵:半夜,深夜。憬悟:觉悟、醒悟。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人以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为线索,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对母爱的颂扬与怀念。 开头四句写母亲为人处世的特点。"所尚匪奇节",意思是说母亲崇尚的不是非凡的气节,而是淡泊宁静的品格
注释: 闺室之中,禅意通达,篱笆门前,白日紧闭。离家远行,知道有依靠的地方,结愿神灵保佑我。器物与钵盂,闲来无事时相守相伴;音声和文字,寂静之时共同聆听。春天的阳光允许短暂地进入,一见草就青翠欲滴。 赏析: 这首诗以“感述”为题,通过描绘诗人与母亲的日常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首句“闺律通禅旨”,描绘了诗人在家庭中的生活状态,既遵循了佛教禅宗的教义,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注释】 1. 灌莽:泛指草丛。纷:众多的样子。薄:迫近。2. 孤烟:一丛野火的烟。此:这,代指眼前的景象。3. 盈筐秋瑟瑟:形容秋天的藤花像装满竹篮一样,摇曳生姿。4. 过雨绿层层:经过一场秋雨的滋润,藤花的叶子变得绿油油。5. 蕊炙新宜脯:新采的藤花蕊可以晒干做成食物。6. 香飞远供僧:清香飘散到远方,供寺庙里和尚们食用。7. 携群终采采:带着一群人一起采集藤花。8. 雅意托闲朋
【注释】 试:应举。他事:别的事。尼:耽误。闵园客:指王维的字摩诘的朋友。重寻:再度追寻。宛尔:仿佛。重寻味:再次品味。长:长,久。稍期平日意:稍稍期盼往日的情愫。引憩:引领停留。道途傍:路旁。望兼晨夕:希望同时能拥有早晨和晚上。将心照雪霜:把心事比作照在雪上的月光一样明亮。行行:一行又一行。凄澹:清冷凄凉。不独:不仅。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描写诗人与友人同游,因别后思乡之情而写下的诗篇。
诗句释义 1 草草寝兴里,举头檐际看。 - “草草”表示仓促,没有充分准备的样子。"寝兴"指的是起床后的动作。"檐际"指屋檐的边缘。这句表达了诗人清晨醒来,匆忙地起床并望向屋檐边缘的情景。 2. 无心申苦意,有梦各艰难。 - "无心"表明作者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或打算。"申苦意"可能指的是表达某种苦楚或愿望。“有梦各艰难”意味着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实现它们的过程往往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3.
译文: 早晨容城的天空被细雨笼罩,雾气弥漫,天色还不太分明。薄雾蒙蒙,清晨的光线尚未分开。 天空中厚厚的云层逐渐聚集,水汽蒸腾,远处的山嶂显得更加清晰。草叶上沾满了雨水,蝉声在湿润的环境中变得低沉而模糊。 停下车稍作等待,期待着雨过天晴的景色。幽静的意境就在黎明时分展现。 诗句注释: 1. 气象乍氤氲:乍(zhà)——突然地、忽然地。氤氲(yīn yūn)——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2.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时,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手法及效果。最后还要联系作者和创作背景进行赏析。本题中,第一句“壁上互吞吐”,意思是说花影像两个正在相互吞噬的物体,第二句“延之以隙光”是说缝隙中透进些微的光线,第三句“稍争势曲折,如对月微茫”意思是花影在光影中稍微有些曲折,像月亮一样显得朦胧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