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鉴(用明)
【注释】 次石林韵:即《次韵石林韵》。石林,指山中的奇峰异石。结茆,扎营。有禽言,指听到鸟鸣。野梦牵风石,清泉过竹门,都是以自然景物为比喻,形容自己的闲适心情和高洁的志趣;绝粮忧鹤瘦,争果怪儿喧,是说自己生活艰苦,却担心鹤瘦,抱怨孩子们喧闹;欲问栽松法,僧来与细论,是说自己想要了解种松树的方法,请和尚来讲讲。 【赏析】 《次韵石林韵》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作
野卧 野卧任迟晏,窗凉清睡残。 林虚云影动,石没水容宽。 微露幽花湿,轻风小蝶寒。 夜来萱草发,徙倚碧阑看。 注释: 野卧(野外的安息):指在野外休息。 任迟晏:任凭时间流逝,不管早晚。 窗凉:窗户透进的凉风。 清睡残:清冷的睡意还未散尽。 林虚云影动:树林里,白云的影子在飘动。 石没水容宽:石头隐没在水中,水面显得宽广。 微露幽花湿:微微露出的花香湿润了空气。 轻风小蝶寒:轻轻地吹过
春日村居 草绿鸟飞散,孤村白日虚。 家贫人事寡,地远世情疏。 春色遥添水,山光半落书。 廿年中外履,闲只到僧居。 注释: - 草绿鸟飞散:草变绿了,鸟儿也飞散了。 - 孤村白日虚:孤独的村庄在白日中显得空荡而空旷。 - 家贫人事寡:家中贫穷,人事物事都稀少。 - 地远世情疏:因为离家乡遥远,人情淡薄。 - 春色遥添水:春天的色彩在远方的水面上添上了一层新的色彩。 - 山光半落书
诗句释义: 1. 深酌看清雨:在大雨中深饮。 2. 田家无好春:农家没有好的春光。 3. 年光馀径草,风味只溪蘋:岁月留下路边的野草,只有小溪里的水草还保持原来的风味。 4. 此日有限日:这一天的时间有限。 5. 几人无事人:有几个人是无事可做的。 6. 醉眠君未去:我喝醉了,你也没有离开。 7. 交谊向吾真:我们的友情是真实的。 译文及注释: 雨水洗刷着大地,我在田间深饮,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诗句解读 - 席上: 描述的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宴会或集会上的座位。 - 古鼎煮寒月,凉天东老家:通过“古鼎”与“煮”,“寒月”与“凉天”,描绘出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场景。这里的“东老家”可能是指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冠裳临水净,篱落带云斜:描述了一位文人雅士在水边整理冠服,旁边是篱笆和带状的植被,以及斜倚在篱笆上的云彩,整体画面显得清新脱俗。 - 幽意看黄蝶,清吟对白沙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梦鹤斋独卧 - 描述:一个人独自在书房中睡觉。 - 关键词:斋、独卧、书房 - 赏析: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静心读书、思考的情境。斋,通常用于指代书房,强调了环境清幽。“独卧”体现了作者对个人时间的珍惜及对知识的渴望。 2. 晨钟破清睡,月吐高林辉 - 描述:清晨的钟声打破了宁静的睡眠,明亮的月亮从高大的树林中散发出光芒。 - 关键词:晨钟、清睡、月辉、高林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勾溪暮归 - 注释: 这是一首诗,表达作者在傍晚时分返回勾溪的情景。 - 译文: 我在傍晚时分沿着勾溪回家。 - 净漱沧浪坐晚凉,浩歌篷底又斜阳。 - 注释: 在清凉的夜晚,作者洗净了身体,坐在船篷下享受晚风和斜阳。 - 译文: 我在一个清凉的夜晚,清洗了身体,坐在船篷下,享受着晚风和斜射的阳光。 - 贫能到骨心方逸,懒得成痴事尽忘。 - 注释:
【解析】 此诗是作者游石林时所作。“访石林”是全诗的序,点出作者游览石林的目的。首句写诗人到石林后被山雨淋湿了衣服,次句写野泉从竹篱下流过。第三句写偶遇一位道人。第四句说坐久了太阳偏了午盘。五句说来的人渐少了,花儿笑也笑迟了。六句说小园里春事已结束,满举起酒杯送春。 【答案】 译文: 海风把山上的树木都打湿了。野泉水从竹林旁流过去。我偶尔随着清波漂去了。正好遇到那老道士在等着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注解进行赏析。 “沧浪歌阕卧斜阳,渡口风来杜若香”,意思是说在沧浪之歌的余韵中躺在斜阳里,渡口传来的微风带来了杜若的清香,这是全诗的第一二句。诗人在这里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夕阳西下,江边有位诗人正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沐浴着斜阳。他身边是一片浩渺的江水,江面上飘来了阵阵杜若花的清香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倚杖云江落照中,看人舟楫去匆匆。” 注释:倚杖(手扶着拐杖),云江(指天空中的浮云或江河),落照中(夕阳余晖映照下),看人舟(观察过往船只)。 译文:我手扶着拐杖,站在云层覆盖的江面上,目送着人们乘船远去。 第2句“岂知宰相马头日,不及牧童牛背风。” 注释:岂知(哪曾想到),宰相(高官显贵),马头日(皇帝的马车),牧童牛背风(放牧时在牛背上吹风)。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