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舷
秋柳 怅望依依南浦南,春丝争吐似吴蚕。 一枝一叶俱无恙,秋雨秋风也不堪。 早识愁催青眼变,肯将颦与翠眉含。 明年纵使连堤绿,能忍清霜满树酣。 注释: - 怅望依依南浦南:表达对南方的思念之情,依依表示依恋不舍。 - 春丝争吐似吴蚕:春天的柳树枝条像吴地的蚕一样,争相吐出嫩芽。 - 一枝一叶俱无恙:每一片叶子都保持完好,没有受到伤害。 - 秋雨秋风也不堪:秋雨和秋风虽然不如春天温暖
【注释】: 元微:即元稹。水亭:水边的亭子。凡上人:即凡夫,指诗人的朋友。怜字:指《法华经》中所说的“怜爱一切众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元稹在秋日邀集朋友到水亭同游,并赠给朋友一诗。诗的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水边小亭、落花满径和荷花盛开的景色;接着两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依恋之情;最后两句写意,表现了作者对朋友重来时的期盼。 首联“叶落欲埋径,萍开为进船”以落叶与浮萍的飘荡
诗句如下: 五丁畏难未开凿,峰顶至今无路通。三神若螺逸海外,二目如粟堕井中。 译文如下: 智舷的诗描绘了莲花峰的险峻和美丽,以及登山者的艰难与艰辛。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莲花峰的独特魅力和攀登的不易。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意义。 关键词解释: 五丁:传说中的五位力士,传说是黄帝时代的贤臣,曾帮助黄帝治理国家
送谷响入匡庐石门涧 飘然汝去蹑何峰,六月匡庐雪尚封。 芒履不妨江路草,净瓶将挂石门松。 云开岭外逢僧影,日落岩前见虎踪。 闻道远公莲再发,斋时还听一溪钟。 注释:汝:你;蹑:踩;六月:指夏季;远公:慧远禅师的法号;斋时:吃饭的时候。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送别友人谷响入匡庐山石门涧隐居的情景。 首联“飘然汝去蹑何峰”,意思是说朋友要离开,你要去哪里?这其实是在问谷响,他要去何处?“汝”就是代词
【注释】 落木: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红,最后落到地面。这里指秋天。空殿:指山中寺庙,寺中无僧,只有落叶。深:幽静深远。 夕阳:太阳落山的时候。 涧户:山中的小道口。松风:松树的风声。寒:冷冽。 独:独自。夜鸣:在夜晚发出声音。 【译文】 秋日里,我独自一人走在深深的山寺内。夕阳西下,山径上只留下了斑驳的影子。山中寂静无声,只有那从松林中吹来阵阵的冷风。在这寂静的深夜
【诗句释义】 1. 浦树离离接远天:指江边树木丛生,与遥远的天际相接。 2. 片帆遥向赤城悬:指帆船在水面上行驶,仿佛是悬挂在山的半腰之上。 3. 春风几度沧江上:形容春风吹过江面,江水泛起层层涟漪。 4. 驿路千峰落月前:指山路崎岖,沿途山峰耸立,月光洒在山路上。 5. 水冷石梁窥洞壑:形容水潭寒冷,石头上的桥梁可以窥视到深邃的洞穴和山谷。 6. 花深岩殿宿云烟:形容花林深处的山洞中,云雾缭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来判断。“谓余尝听雪猿啼,心在天都身带溪”的意思是:告诉我我常听雪猿啼叫,我的心早已飞到天都峰了。“千许岁芝如野菜”的意思是:千百年的灵芝就像野生的草一样。“万馀年鹤似家鸡”的意思是:一万多年的松鹤像家鸡一样。“曾贻满扇有声画”的意思是:曾经赠送给我一幅满画卷,上面绘有声音的图画
注释: 剪去东西寒径茅,如簪如角透溪坳。 ——修剪掉东西两侧的茅草就像把玉簪、牛角插入溪边坳口一样。 未离紫箨皆含节,直上青云始放稍。 ——竹子在尚未离开竹箨时都像有节,直上青云始放稍。 修劲挺然齐玉立,欹斜早已付斋庖。 ——修长的竹子挺拔整齐如同玉一样,倾斜早就落入厨房。 此君慎勿论新旧,直节虚心并可交。 ——这竹子不要谈论新旧,它的直节和空怀都是可以结交的。 赏析:
寻梅 𦂳绊芒鞋踏冻沙,樵村鱼坞竟忘赊。 忽闻香处溪犹隔,寻着花时日又斜。 纵使月明惟冷淡,莫愁霜苦不精华。 无论异日亲尝子,谈说犹能酸齿牙。 注释: 𦂳绊:用草绳捆扎。 芒鞋:没有底的鞋子。 樵村鱼坞:樵夫村、渔夫坞。 赊(shē):赊欠。 忽闻:突然听到。 溪犹隔:水边相隔遥远。 纵使:即使。 淡薄:冷落。 莫愁:不必忧虑。 霜苦:霜打后的苦味。 精华:比喻好的品质或事物。 无论:不论。 尝子
长乐寺 山翠云封虎迹庭松三两间 长乐寺,一个蕴含历史与文化韵味的地方。位于京都府京都市东山区,由最澄高僧于805年(延历24年)建立,是一座绿色浓郁的庭园,相传出自画家相阿弥之手。这里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也是赏心悦目的旅游胜地。 长乐寺座落在八坂鸟居前,是一处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地方。山青水秀、绿树环绕之中,寺庙静静地矗立着,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和岁月的故事。溪流四绕外,钟声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