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汝去蹑何峰,六月匡庐雪尚封。
芒履不妨江路草,净瓶将挂石门松。
云开岭外逢僧影,日落岩前见虎踪。
闻道远公莲再发,斋时还听一溪钟。
送谷响入匡庐石门涧
飘然汝去蹑何峰,六月匡庐雪尚封。
芒履不妨江路草,净瓶将挂石门松。
云开岭外逢僧影,日落岩前见虎踪。
闻道远公莲再发,斋时还听一溪钟。
注释:汝:你;蹑:踩;六月:指夏季;远公:慧远禅师的法号;斋时:吃饭的时候。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送别友人谷响入匡庐山石门涧隐居的情景。
首联“飘然汝去蹑何峰”,意思是说朋友要离开,你要去哪里?这其实是在问谷响,他要去何处?“汝”就是代词,这里指的是你,也就是要送别的人。诗人用“飘然”二字写出了送别的人的轻松愉悦,好像自己并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就可以随和地出发。“蹑何峰”的意思是踏着哪座山峰,这里的“何”字是疑问词,询问对方去往何方。“六月”是季节,夏天,因为六月正是梅雨季节,所以山上的植物都是湿漉漉的。
颔联“芒履不妨江路草”,意思是你穿着芒鞋也无妨,江路上有野草。芒,一种草,可以做成鞋,用来防滑。“不妨”表示没关系。“江路草”,江路上的野草,因为水多,所以长满了野草。
颈联“云开岭外逢僧影”,意思是等到了山顶上,看见僧人的身影在云端中若隐若现。“逢”,遇见。
尾联“日落岩前见虎踪”,意思是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岩前出现了老虎的影子。“日落”是时间,太阳下山的时候。“岩前”是指山崖前面,老虎出现的位置。
最后一句“闻道远公莲再发,斋时还听一溪钟”,说的是听说远和尚的莲花又开了,饭点的时候还可以听到一溪的水声,仿佛听到了一阵阵钟声。“远公”是慧远禅师的法号,“莲再发”是指莲花再次绽放。“斋时”是指吃饭的时间,“一溪钟”是指流水的声音如同打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