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百二河山惬壮游,悠悠旌旆又偏州。 注释:百二山河,意指中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百二秦关终属楚”之美誉;壮游,指远行的豪迈之旅。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旌旆,古代军队或官员仪仗中的旗帜,这里代指军队或官员。偏州,指的是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地区。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能够游览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和喜悦之情。同时
新乐行台次壁间韵 宪节西行此暂停,重门无事昼常扃。 台前古柏垂垂绿,雨后遥山故故青。 万里关河嗟远道,半生踪迹叹浮萍。 今宵谁与占乾象,指点中天识使星。 注释: 宪节:皇帝的仪仗队。 西行:向西行进。 暂停:停止前进。 重门:双重门。 无事:不忙碌或没有事情。 昼常扃:白天经常关闭。 垂垂绿:形容树长得很茂盛,垂下许多叶子。 遥山故故青:远处的山峦时隐时现,显得青色。 关河:这里泛指边疆。
永寿行台 苦雨连宵厌客心,山风无力散秋阴。 痴云叆叆弥层巘,脱叶萧萧下远林。 抚景空惭诗思涩,浇愁全仗酒杯深。 年来勋业羞看镜,遮莫霜华两鬓侵。 注释: - 苦雨连宵:连续多日的雨水。厌:厌倦。客人:指诗人。 - 山风无力:形容天气冷,风力小。散秋阴:使秋天的阴暗消散。 - 痴云:浓密的云。叆叆:形容云层厚重的样子。弥:覆盖。层巘(yǎn):层层山岭。 - 脱叶:树叶从树枝上脱落。萧萧
【诗句解读】 “岿然古塔倚青霄,胜览何妨去路遥。” 这句诗描述的是观雁塔巍峨挺立在天空中的景象。它矗立于高高的云端之上,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诗人表达了即使路途遥远,也毫不畏惧地前往观赏这壮丽的景象。 “名氏销沉怀往哲,规模宏壮忆前朝。”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智者和贤人的怀念。他回忆起过去的辉煌时期,那时的规模宏伟,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 “四檐倾侧危将坠,乱瓦横斜凛欲飘。”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紫翠重重列画屏,人间何处著丹青。 擎天一掌扶红日,拔地三峰擘巨灵。 松暗药炉无火伏,苔深仙洞有云扃。 兹行奇绝真堪纪,静听飞泉带雨泠。 注释解释: - 紫翠重重列画屏:形容山峦重叠,色彩斑斓如同屏风一样。 - 人间何处著丹青:意即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画出如此美丽的景色呢? - 擎天一掌扶红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一只手托起了太阳。 - 拔地三峰擘巨灵:形容山峰陡峭
微风忽送雨纤纤,一枕凉生睡正甜。 注释:微风忽然送来细细的雨丝,我正睡得香甜,突然感觉一阵清凉。 旋忆缊袍开故箧,时闻馀溜泻空檐。 注释:转眼间,我想起了那件旧棉袍,打开了它,看到里面还有余水在滴落。 公庭吏散初喧鹊,燕寝香凝不卷帘。 注释:官府中的工作人员刚刚散去,喧闹的鸟叫声响起;我正在卧室里,香气浓郁而不打开窗帘。 明日阴晴浑未定,灯花试向夜深占。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函关遗址依稀在,涧水东流日夜声。” - 注释:函古关的遗迹依稀可辨,涧中的流水日夜潺潺流动。 - 译文:函谷关的残破遗迹仍然依稀可见,涧水的流水声似乎一直在耳边回响。 2. “世代有兴还有废,英雄埋骨不埋名。” - 注释:历史中有很多繁荣与衰败的时刻,英雄们虽然去世但不会被遗忘他们的功绩。 - 译文:无论朝代如何更迭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表达了作者退隐山林的心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1. "瀹茗焚香退食初,萧然一榻地卿居" - 瀹茗焚香:指的是泡茶与焚香,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修身养性的方式。 - 退食初:指退朝后的闲暇时光,表示作者从繁忙公务中抽身,享受宁静的时光。 - 萧然一榻地卿居:形容环境清幽、简朴如一位高官的住所。 2. "雪消屋角松容瘦,日转檐牙桂影疏" -
【注释】 户曹视事:指担任县官的职务。户曹,是县令的属官,主要负责户籍和赋税等事。 关河迢递又金陵:关河,泛指国境。迢递,遥远。又,再次。金陵,古地名,今南京市,曾是六朝故都。 八座:指县令。崇高,尊贵而高尚。愧滥登,惭愧于被任用为官。 各省曹分官属盛:指各州县官吏众多。曹,指官府。省,通"申",指州、郡。 群胥:百官。鳞次簿书:形容官吏繁忙地处理各种公文。鳞次,像鱼鳞般密集。 廪无馀积将何赖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林大春的《次林宫保见寄留别诸公诗》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客怀端不为秋悲,大老翻然去国时。 衰凤谩劳狂叟叹,狎鸥宁向海翁疑。 人归雁后应非晚,春到梅边尚欠诗。 他日安车远相召,那能不出踵龙夔。 注释: 1. 客怀端不为秋悲:指作者心中没有因秋天的萧瑟而感到悲伤。 2. 大老翻然去国时:意指国家有大事需要处理,或者有重要的任务需要完成,因此要离开自己的家乡或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