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纬
潘纬的《銮江秋暮》是一首表现作者旅途中思乡之情的诗。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分析: 1. 诗句:家远信音稀,怀归未得归。 - 注释:因为离家遥远,所以很少收到家人的信函。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遥远而难以得到回信的无奈。 2. 诗句:途穷剑空在,性懒念多违。 - 注释:在旅途中,诗人感到前途渺茫,手中的剑也变得无足轻重。 - 赏析
官庄春暝 一径掩蒿蓬,孤村烟霭中。 鸣蛙出水曲,宿鸟隐花丛。 高树留残照,遥山映暮空。 无人伴幽兴,招月听丝桐。 注释: 1. 官庄春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天傍晚景色。 2. 一径掩蒿蓬:一条小路上,被野草和蒿子遮住了。 3. 孤村烟霭中:一座孤零零的村庄在烟雾缭绕之中。 4. 鸣蛙出水曲:青蛙从水里跳出来发出叫声,好像是在跳舞一样。 5. 宿鸟隐花丛:停歇的鸟儿隐藏在花丛中。 6.
【注释】 1. 西园:指友人居住或游赏的地方,即山中。 2. 伏枕:躺下。 3. 连朝:一连几天。 4. 送客偶出户:送走客人,偶尔出门。 5. 看云:欣赏天空的云彩。 6. 木落:树叶飘零,草木凋零。 7. 幽怀:指深藏不露的情感、抱负。 8. 时来:有时。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友人王维的。王维与杜甫、李白齐名,同为唐代大诗人。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公元745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发生
【诗句释义】: 1. 初夏同王应凤佘日章汪以仁以敬过佘子玉园居 2. 背市园居寂,到门芳草深。 3. 呼童出贳酒,留客坐鸣琴。 4. 鸟作辞春语,松生入夏阴。 5. 求羊无夙约,开径自相寻。 【译文】: 初夏时节与王应凤、佘日章、汪以仁和以敬一起游览佘子玉的花园居所。 背对市集的园居显得格外安静,一进门就能闻到门前的芳草气息。 叫来仆人买些酒来,留客在此弹琴聊天。 鸟儿在树上鸣唱告别春天的话语
【注释】: 1. 春日忆山中书隐:春天怀念隐居的书人。 2. 及兹农事候:趁着这个农事的时机。 3. 令予归不闲:让我回家来不忙。 4. 本无西畴耕,为趁东风还:原本没有耕种,因为赶上东风要回家了。 5. 旧庐在林莽,树石繁其间:我旧时住过的屋子,现在藏在树林里,四周长满了石头。 6. 时春方雨余,好鸟声关关:这时候春天刚刚结束,好鸟叫声是“关关”。 7. 门柳媚柔条,萝径滋苔斑
注释: 幽居近喜卜东溪,远市依依隔水西。 幽居(偏僻的住所):隐居。 卜(选择):决定。 东溪:地名,这里指东边的溪流。 远市:远离城市的集市。 依依:形容柳树随风飘荡的样子。 堤柳渐迷来客驾,山花自发野人蹊。 堤柳:堤岸上的柳树。 渐迷:渐渐迷乱。 来客:来访的人。 驾(jia):马车。 山花:山上的花。 自发:自然开放。 野人蹊:山间小路。 游鱼晴戏陂塘暖,雊雉朝飞垄麦齐。 游鱼
【注释】 过方别驾市上园:经过地方长官的府邸市上的花园。 久为弦歌出,仍无三径资:长久为官,但仍然缺少田园生活所必需的资财。 还山种松菊,傍舍葺园池:回到家乡后,便在山林中种植松树和菊花,在旁边的房屋中修缮园林和水池。 门闭喧能隔,庭闲鸟亦知:家门关闭,喧闹的声音也不能进入;庭院安静,鸟儿也知道。 一樽时自醉,犹笑弃官迟:一杯美酒常常使我陶醉,但仍然嘲笑自己当初放弃官职太晚。 【赏析】
【注释】怜:怜悯;遽:突然。敝裘:破旧的皮衣。郭外:城外。姑蔑国:古代地名,今属山东。子陵滩:即子陵矶,在今江苏镇江北。夹岸:两岸。 【赏析】此诗是诗人送徐汝抟南归时作。诗人先从离别写起,然后写到归途,最后以“相思”收束全诗。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诗句输出:弃置长门鬓欲华,后宫又道选良家。 译文输出:被遗弃在长门宫的宫女们,她们的鬓角已经泛出白发;宫廷中又开始讨论起选择新佳婿的事宜。 关键词注释: - 弃置长门:指宫女们被皇帝抛弃,流放在长安城外的长门宫。 - 鬓欲华:指宫女们的鬓角已开始变白,暗示她们的青春已逝。 - 后宫:古代皇宫中的妃嫔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特指宫廷内的女性。 - 道:谈论、讨论的意思。 - 君恩
注释:策马出城与黄吉父告别 骑着驴子走出都城,别后互不相问,笑语弹着长剑对着银灯。 郭隗台传说高千尺,谁人赐我虞卿璧一双? 林下放歌白发苍苍,门前钓鱼沧江波涛。 也知西掖还东阁,暂且借着南风在北窗上睡觉。 赏析:此诗是作者出使契丹时与友人的赠别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愿之情。前四句写离别,后四句写归期,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全诗语言朴实而含蓄,意境深远,情韵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