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纬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夏夜景色的七言绝句。诗的首联“花榭竹为垣,幽阴坐处繁”点明地点在溪园,交代了时间是夏天夜晚的时分,同时用“花榭竹为垣”写出了溪园环境优美,“幽阴坐处繁”描绘出作者闲坐于花榭中的情景;颔联“遥疑原上日,不到水边村”,通过想象来表现夏夜的静谧与清幽,表达了作者的愉悦之情;颈联“山雨带云集,松涛清昼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雨、云和松涛人格化
【注释】 过蒋南泠翁大参休园喜鸿胪诸昆载酒留集:经过蒋南泠翁大参的花园(休园),高兴地和鸿胪诸位昆仲饮酒聚会。 蒋生风雅存,异代馥兰荪(fù zhūn):蒋先生风雅有才情,不同时代的芬芳兰花香气一样浓。 修竹仍三径,垂杨自一村:竹林依然茂盛,有三条小路;杨柳自成村落,只有一条小道。 啼莺呼过客,幽草映闲门:春日里黄莺鸣叫着招呼客人,幽静的草丛映照着闲适的院门。 旧识求羊侣,重怜载酒樽
【注释】 延津:地名,在今河南延津县。双玉虹:指剑鞘上的双龙纹。神物:指宝剑。雌雄:比喻男女,这里指剑的正反两面。易用千金购:容易买到。难为一割功:难以用一刀切断。余斗气:指宝剑上残留的锐气。岁远结阴风:岁月久远后结成了寒霜。感激:因感而激动。封侯去:被封侯而去。龙鸣出匣中:宝剑被取出鞘时,发出龙吟之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首联以“双佩剑”起笔,写其外形特征;颔联写其价值之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态度和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情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要熟知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结合诗歌的意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体会作答即可。 “时违长弃置,身贱寡交亲”,此句中“身贱”指的是自己的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交亲”指有交情的朋友。这两句诗写自己身处困境,没有朋友可以投靠
冬夜奉怀从兄汝和时在江西 你行走江水之北,我行走江水之南。 两乡隔千里,一梦几回迷。 雨雪连天远,梅花落月低。 所思何处在,残夜听鸣鸡。 注释: - 行江水北:行走在江水的北面,表示我在北方。 - 行江水西:行走在江水的西面,表示我在南方。 - 两乡:指南北两地。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一梦几回迷:形容梦境频繁,让人感到迷茫。 - 雨雪:指下雪天气。 - 连天
送友人北游 樽酒慰行轩,交深敢赠言。 经过郑庄驿,好问孟尝门。 一诺休轻许,千金未是恩。 年来长送客,此意不曾论。 注释: 樽酒:指美酒。慰:安慰。 交:交情。 郑庄驿: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南。 孟尝:即孟尝君,战国时齐国的大臣。这里代指朋友。 一诺:一次诺言。 休:不要。 千金:指金钱。 长:经常。 此意:这句话的意思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后,与欧桢伯的不期而遇。首联写在扬州遇见欧桢伯学博,是诗人梦寐以求的事;颔联写诗人夜半梦中经过广陵关,欧桢伯误认为是自己,诗人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颈联写两人因同游广陵,故地重游,又因同官而相遇,彼此都为这次意外的相会而感到欣慰;尾联写离别时,欧桢伯赠给作者一首诗,表达了他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情感真切,意境清幽。 【答案】
【注释】 1. 村居无广厦:村居,乡村的居所。无广厦,没有宽敞的房子。 2. 松竹自成阴:松竹,这里指村中的老树。自成阴,自己形成阴凉。 3. 长日林中卧:长日,漫长的一天。卧,躺在树荫下。 4. 风枝落布衾:风,风吹。枝,树枝。落布衾,被风吹动像布匹落地那样。 5. 时怜野渔唱:时,时常。怜,喜爱。野渔唱,野外打鱼的声音。 6. 复爱幽蝉吟:复,又。爱,喜欢。幽蝉吟,幽静的树上鸣叫的蝉声。 7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 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 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 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 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注释: 1. 圣驾:皇帝的车驾 2. 仙舆:神车 3. 九日:古代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等习俗 4. 驻郊圻:驻扎在郊外的边界上 5. 清跸:清静的行列声 6. 翠微:山的青绿色,这里指天寿山 7. 朔塞
【注释】: 官庄晚霁:指日暮时分,天空晴朗。 平原眺晚霁:登上平原眺望天晴的景象。 百里见苍山:放眼望去,百里之外的群山苍茫可见。 鸟带浮云去:鸟儿带着云朵飞去了。 人从暮霭还:人们从傍晚的雾气中归来。 村童过雨集:村中的孩子们在雨后聚在一起。 野老到秋闲:乡野中的老人到秋天时闲适地度日。 倚杖逍遥者:拄着拐杖悠然自得的人。 听蝉竹径间:在竹林小径旁聆听蝉鸣声。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