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芳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洞府真仙境,人间自古今。” - 关键词:洞府、真仙、古时今人 - 译文:这真是一处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如此。 - 注释:这里的“洞府”指的是深山中的隐秘处,“真仙”指的是仙人,“古时今人”则表达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2. “天门通海色,石窦满云阴。” - 关键词:天门、海色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所以答题时要注意对关键词语、句子的把握。本题要求赏析“旷览亭”。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中“旷览亭”的意境。 本题要求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的“赏析”二字。“赏析”是针对某一句诗进行鉴赏,而“翻译”
《珠溪漫兴和揭傒斯》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通过对珠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句注释: 1. 夜深银烛坐凭阑,恍是身游霄汉间 - 夜晚,我坐在栏杆上,手持银烛,仿佛置身于高高的云端之间。 2. 香雾潭纷龙欲卧,长林风绕凤初还 - 潭水弥漫着香气,仿佛一条龙要睡在那里;树林中吹来阵阵清风,好像一只凤凰刚刚回来。 3. 金仙紫盖云中驾,玉女青螺月下鬟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对照原文语句,找出选项间的逻辑关系。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答案】 ①登从姑山,灵峰胜迹多年矣!②此日登临不偶然。③石擘巨灵青拔地,水涵旴姥碧涵天。④烂柯人散闲棋局,飞锡僧归袅篆烟。⑤薄暮钟声催揽辔
洞府真仙境,人间自古今。 天门通海色,石窦满云阴。 白鹿来仙迹,苍苔认客吟。 清秋际高爽,杯酒万峰临。
夜深银烛坐凭阑,恍是身游霄汉间。 香雾潭纷龙欲卧,长林风绕凤初还。 金仙紫盖云中驾,玉女青螺月下鬟。 错落泉声流底乱,梦回时作佩珊珊
灵峰胜迹几何年,此日登临不偶然。 石擘巨灵青拔地,水分旴姥碧涵天。 烂柯人散闲棋局,飞锡僧归袅篆烟。 薄暮钟声催揽辔,满怀诗思浩无边
姑山亭子对江澄,秋尽天风夜不生。 江上千山万山月,淡烟收与浪痕平。
明江西南城人,字维德,号近溪。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太湖知县,擢刑部主事,历宁国知府,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 坐事罢。 学于颜钧,为王艮再传弟子,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讲学于广慧寺及两浙、闽广等处。 有《孝经宗旨》、《明通宝义》、《近溪子文集》等。 生卒年
明江西南城人,字维德,号近溪。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太湖知县,擢刑部主事,历宁国知府,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 坐事罢。 学于颜钧,为王艮再传弟子,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讲学于广慧寺及两浙、闽广等处。 有《孝经宗旨》、《明通宝义》、《近溪子文集》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