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最高楼 花信年华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注释: 1. 花信年华紧:指花信年华即将到来,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2. 风雨五更头:指风雨交加的夜晚。五更天即凌晨一两点,此时风雨最为猛烈。 3. 侵阶苔藓
【注释】 1、登高懒:懒于登高。 2、且平地过重阳:暂且在平地上度过重阳节吧。 3、风雨又何妨:风吹雨打又有什么关系? 4、问牛山悲泪又何苦:向牛山凭吊,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悲伤流泪,又有什么用呢! 5、龙山佳会又何狂:指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会”,大家饮酒作诗,畅饮欢乐。 6、笑渊明,便归去,又何忙:讥笑陶渊明(东晋诗人)不愿做官,就回家种田,有什么忙! 7、也休说、玉堂金马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及评价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大意的情况下,能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表现手法,同时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1) 长沙客,宁食武昌鱼,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译文:作为客人我来自长沙,宁可吃武昌鱼,回家的小船唤醒了家乡的梦,宴会上请君王留步,听我讲述南州盛事。 注释:长沙:今湖南长沙市。宁:宁愿。故人疏:老朋友疏远
滕斌《最高楼·呈管竹楼左丞》赏析 《最高楼·呈管竹楼左丞》,元代诗人滕斌的一首七言古诗,其文采飞扬、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梅花月下的场景和剑气与云端的壮阔背景,同时展现了管竹楼左丞的卓越功勋及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通过此诗,不仅可见作者滕斌的才华与抱负,亦能感受到元代文化的独特韵味。 首句“梅花月,吹老角声寒”便营造出一幅冬夜清寒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冷峻而孤高的月色下梅花的清香
《最高楼·又前韵》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刘敏中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 第一部分:“江风远,吹皱翠罗漪。” - 译文:江上的风远远地吹来,把绿色的水面搅动得泛起层层波纹。 - 注释:这里的“罗漪”,形容水波荡漾,如同罗网中涟漪一般。 - 赏析: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江风吹动水面的情景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漫劳机。 【注释】 最高楼(词牌名)又次前韵:指宋张孝祥的《最高楼》“谁念幽壑里,结庐在人境。一水护田将,两山排闼送青来。” 吾衰:我衰老了。 废治:荒废治理。 不重漪:没有波澜。 触藩:触动篱笆
诗句解析: 1. 高高屋,罗幕卷轻漪。阿渚一周围。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是贤乎,既富矣,又时兮。 - 注释: - “高高屋”:形容房子很高。 - “罗幕卷轻漪”:罗幕即布幕,卷表示收起,轻漪指水面轻轻的波纹。 - “阿渚”:小洲或水边之地。 - “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比喻富有到可以不用计算(比喻为“不数”)的程度,同时通过种植韭菜(韭)来增加收入。 - “是贤乎,既富矣
注释: 1. 最高楼:这是一首写山水田园风光的小令,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宁静的山村景色。 2. 山家好:形容山村生活的美好。 3. 河水净涟漪:描写了清澈见底且没有杂质的河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茅舍绿荫围:描述了村庄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的情景。 5. 儿童不解针垂钓,老翁只会瓮浇畦:通过对比儿童和老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6. 我思之:表示思考或感慨。 7.
【注释】 郢人斫垩(zá è):比喻技艺高超,无迹可寻。 仙家种玉:比喻人品高尚,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 情放旷:指胸怀豁达。 境清夷:指心境恬淡。 木瓜暂比空函往:比喻有远大抱负。 琼瑶已报满车归:比喻功成名就。 天孙:传说中为王母娘娘驾车的神。 锦云机:织女星名,这里指织女,即牛郎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文”与“武”来写自己的学问修养和道德品质。作者自比文章高手,认为文章好
诗句释义 1 最高楼:这是题目,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一首七言律诗。 2. 幽居好,烟霭翠生漪。水绕更山围:描述一个宁静的乡村环境,四周被山围绕,溪流穿过村庄。 3. 锦帏四面花藏屋,绿云一望稻盈畦:描绘屋内装饰华丽,外有盛开的鲜花和丰收的庄稼。 4. 问谁欤,君子者,美人兮:表达对理想中君子和美丽的追求。 5. 也不看李家堂里月:表示不羡慕别人家的月光。 6. 也不踏班生关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