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远,吹皱翠罗漪。山绕似重围。连延花枝香成阵,坡陀垄亩绿如畦。个中间,吾受者,一尘兮。
君不见花间偏爱月。又不见山阴偏喜雪。搴杜若,载辛夷。东篱日落悠然坐,舞雩春暖咏而歌。此何人,千万古,一天机。

《最高楼·又前韵》是元代著名文学家刘敏中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 第一部分:“江风远,吹皱翠罗漪。”

  • 译文:江上的风远远地吹来,把绿色的水面搅动得泛起层层波纹。

  • 注释:这里的“罗漪”,形容水波荡漾,如同罗网中涟漪一般。

  • 赏析:开头两句直接描绘了江风吹动水面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的动态美,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 第二部分:“连延花枝香成阵,坡陀垅亩绿如畦。”

  • 译文:连绵的花枝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如同战场上的战旗般壮观;垄间的田地像绿色的波浪一样平整。

  • 注释:这里的“香成阵”形容花香四溢,如同战场上的阵列一般壮观;“绿如畦”则形象地描绘了农田里整齐划一的绿色。

  • 赏析:通过对比花与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繁荣。

  • 第三部分:“个中间,吾受者,一尘兮。”

  • 译文: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仿佛被尘埃所掩盖。

  • 注释:这里的“受者”指自己,表示在浩瀚的自然面前显得渺小;“一尘兮”意味着被尘埃所遮蔽,表达了一种谦逊和超脱的态度。

  •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地位的认知和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即在宇宙中人是多么的微小。

  • 第四部分:“君不见花间偏爱月,又不见山阴偏喜雪。”

  • 译文:你见过花丛中偏爱明亮的月亮吗?你也见过山的阴面偏爱洁白的雪花吗?

  • 注释:这里的“花间”和“山阴”分别指的是花丛和山的阴暗处,而“偏爱月”和“偏喜雪”则是指这些地方各自有它们独特的美。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自然界中不同的事物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欣赏和尊重。

  • 第五部分:“搴杜若,载辛夷。”

  • 译文:采摘杜若,装载辛夷。

  • 注释:这里的“杜若”和“辛夷”都是香料植物,象征着香气和美好。

  •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高楼·又前韵》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以及一种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这种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