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楷
誓爵惟凭六尺孤,一朝失守尽为俘。 前驱竟入鲸鲵穴,后乘空存豚犬徒。 阃内鼓旗谁更属,军中庚癸自频呼。 柏舟劲节同沦没,未审终完白璧无。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含义、背景和艺术特色以及诗人的生平和贡献: 1. 内容解析: - 誓爵惟凭六尺孤: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立志为国家效力,如同手持六尺长枪一样坚定。 - 一朝失守尽为俘:反映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英勇奋战
注释: 朱旗:红旗。 千里:指长江,因以千里指长。 艨艟:战船的通称。 北固山头:即北固亭,在今江苏南京南面江边。 水犀: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吞象的大兽,这里比喻强大的敌军。 铁锁:古时用来封锁江河的水军战船。 孤军:单薄的军队。 临汝:临汝郡,今河南临汝县,为南宋抗金前线。 半壁:一作“半壁”,指南宋的半壁河山。 安危:安危,指战局的好坏。 圣主:指宋高宗。 酬庸:报答功劳。 麟阁:汉代麒麟阁
【诗句释义】:荆南募府羽书纷,丞相威名天下闻。 到处轻裘怀叔子,当时帽落笑参军。 盘江渐见梯航远,蜀道无劳馈饷勤。 岂为明珠谗薏苡,云台不数伏波勋。 【注释与赏析】: 1. 荆南募府羽书纷,丞相威名天下闻: 荆南(荆州南部)招募的部队纷纷传来战报,丞相(指诸葛亮)的威名已传遍天下。 2. 到处轻裘怀叔子,当时帽落笑参军: 在各地都穿着轻便的皮衣,怀念着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当时诸葛亮帽子落地
【注释】 1、春草:指春天里已枯黄的草地。 2、弥凄其:形容秋风凄凉的声音。 3、金门:皇宫门前。 4、臣朔:即张衡,字子平。 5、侍从:皇帝左右亲近的臣下。 6、联步:并立行走。 7、玉墀(chí):帝王宫殿前的石阶上。 8、秘书:掌管国家图书秘籍的官署。 9、芸台:东汉时,扬雄曾任此职,故以“芸台”为名,泛指官署。 10、著作:官名,汉代设置,掌著述。 11、迁固:指班固、司马迁等著名史学家
【注释】 后感事三首 其三:念尔家承祖父贤,金符铁券已三传。分茅远控河山外,赐第长开日月边。舶泛鲎涛通贝币,旗沈鳅穴息烽烟。兵权释去恩无替,歌舞还堪乐少年。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理宗景定年间(公元1260-1264年),诗人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时的诗作。范成大在四川期间,曾与四川制置副使吴曦有过一段交往,后来吴曦叛变,被俘而死。这首诗就是作者回忆当时情景的抒情之作。全诗共四句
老臣自切明农志,内相何烦持节迎。 方报三藩同整旆,岂期六诏遂称兵。 裹毡入蜀功安在,蹑足封齐衅已成。 却羡据鞍犹矍铄,南人应仗伏波平。 注释 1. “老臣自切明农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决心,暗示了他对国家农业发展的关心和承诺。 2. “方报三藩同整旆”:意味着诗人希望联合各地的力量共同应对三藩的威胁,体现了他的大局观和责任感。 3. “岂期六诏遂称兵”
【注释】: 强欲效无诸:强,尽力;效,效仿。无诸,春秋时吴国大夫,善于用兵,后被楚王所杀。这里比喻自己有才干而又自命不凡,不知退让。全闽,指福建全部地区。一隅,指福建一地,也泛指偏僻小地方。 前徒何敢拒天诛:前徒,指先前的先例。天诛,天意的惩罚。 姻连北阙情原戚:姻,婚姻。北阙,指京城,皇宫。戚,近亲。这里指皇帝是自己的亲戚。 刑服西曹许自愚:刑服,古代官吏在服丧期间穿的黑色丧服。西曹,官名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古来开国仗师贞,茅土相传祚不轻。 姬室尚能存杞宋,汉家岂忍负韩彭。 长驱忽使群蛮动,一跌终看九族烹。 妄拟长驱收六合,却怜忠孝两无成。 注释: 1. 古来开国仗师贞:自古以来,国家的建立都依赖于有才能的人(师贞)。 2. 茅土相传祚不轻:用草制成的土坛子代表着王权的象征,传递下去,王权并不轻。 3. 姬室尚能存杞宋:姬室(即周朝王室),还能够保留杞国和宋朝的遗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游锦石岩》。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登山如观书,开卷见大意。 译文:登山如同阅读书籍,每翻一页就能领悟到大义。 注释:这里的“登”指的是登山,而“观书”则是比喻,用来形容登山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2. 自非日紬绎,鲜克穷其秘。 译文:如果不是每日深入研习,是很难完全领悟其中奥妙的。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深奥的感慨,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和思考
弱国犹怀牛后羞,比肩屈膝更何求山河自握传家券,海屿还通互市舟。 未见散金酬死士,祗闻乘醉快私仇。 天心厌乱除戎首,衅在萧墙岂暇忧。 注释:虽然国家弱小,但内心仍然怀着对国家忠诚的自豪感,认为即使地位低下或屈服于人,也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本分和责任。国家拥有的领土如同自己祖先辛苦赢得的一样宝贵,可以自由地进行贸易活动,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没有看到那些用金钱来酬谢为国家而死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