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如观书,开卷见大意。
自非日紬绎,鲜克穷其秘。
晨兴趣归装,徬徨求杖履。
扶携下重阿,顾瞻情何已。
改涂指幽厓,牵萝入涧底。
划然双石门,洞府为谁启。
堂室皆天成,轩渠面江汜。
丹霞拟岱宗,锦石梁父耳。
何为探奇者,至此辄观止。
碑碣空纭纭,解人良未易。
所以面壁老,终古无一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游锦石岩》。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登山如观书,开卷见大意。
    译文:登山如同阅读书籍,每翻一页就能领悟到大义。
    注释:这里的“登”指的是登山,而“观书”则是比喻,用来形容登山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

  2. 自非日紬绎,鲜克穷其秘。
    译文:如果不是每日深入研习,是很难完全领悟其中奥妙的。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深奥的感慨,认为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和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

  3. 晨兴趣归装,徬徨求杖履。
    译文:早晨起来准备下山时,我在山中徘徊寻找拐杖和鞋子。
    注释:“兴趣归装”是指整理行囊准备离开,“彷徨求杖履”则描述了在山中行走时的迷茫和寻找工具的情景。

  4. 扶携下重阿,顾瞻情何已。
    译文:我扶着扶手下了重崖,回头看着这美景让我难以忘怀。
    注释:这里的“重阿”指的是山路陡峭的部分,通过“扶携”和“顾瞻”两个动作,表现了作者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5. 改涂指幽厓,牵萝入涧底。
    译文:我顺着山势改道前往幽深的地方,攀爬藤蔓进入山涧深处。
    注释:“改涂”可能是指改变原来的路线或方向,“幽厓”则是指深邃、隐蔽的悬崖,“牵萝”则形容攀爬藤蔓的样子。

  6. 划然双石门,洞府为谁启。
    译文:突然间,出现了两块巨石形成的门户,不知道这个洞府是为了谁而开启。
    注释:“划然”形容突然的动作或景象,“双石门”则是用石头构成的门,“洞府”则是指山洞中的府邸或洞穴。

  7. 堂室皆天成,轩渠面江汜。
    译文:洞内的建筑都是天然形成,厅堂和走廊面对着江水流淌。
    注释:“天成”意味着完全是自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的痕迹,“轩渠”可能是指建筑中的窗户或通风口,“江汜”则是指江水的流动。

  8. 丹霞拟岱宗,锦石梁父耳。
    译文:红色的山峰仿佛模仿泰山的雄伟,但锦石岩却只是类似梁山伯的岩石。
    注释:“丹霞”指的是红色的山石,“岱宗”是中国五岳之首泰山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美丽壮观。“锦石梁父”,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锦石岩的壮丽景色,但实际并没有达到梁山伯那样的高度。

  9. 何为探奇者,至此辄观止。
    译文:为何那些探索奇异景观的人,一旦来到这里就会止步?
    注释:“探奇者”指的是那些喜欢探索奇特景观的人,“至此辄观止”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无奈和感慨,他们一旦到达某个地方就会停止,不再继续前进。

  10. 碑碣空纭纭,解人良未易。
    译文:虽然有众多的碑碣,但对于真正的理解者来说,解开这些谜题并不容易。
    注释:“碑碣”指的是刻有文字的石碑和石碑文,而“纭纭”则形容数量众多。“解人”在这里指的是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石碑含义的人,“良未易”则表示这样的人并不多,而且很难找到。

  11. 所以面壁老,终古无一字。
    译文:因此,我选择隐居面壁修行,终生没有留下任何文字。
    注释:“面壁”在佛教中指的是坐禅修行,不与他人交谈。“老”在这里可能是指退休、隐退的意思。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追求精神境界的态度和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