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既憔悴,秋风弥凄其。
金门称大隐,臣朔常苦饥。
苦饥且勿哀,侍从夸翘材。
联步升玉墀,秘书窥芸台。
著作拟迁固,词赋陋邹枚。
立言苟不谬,千载钦良才。
何必感离索,皇皇赋归来。
归来良足思,悬车固有期。
祖帐荣汉廷,二疏诚知几。
庸庸守边鄙,忠信恐见疑。
崦嵫渐以逼,拂衣须何时。
白首依故园,犹得乐埙篪。
万里自兹别,珍重无他辞。

【注释】

1、春草:指春天里已枯黄的草地。

2、弥凄其:形容秋风凄凉的声音。

3、金门:皇宫门前。

4、臣朔:即张衡,字子平。

5、侍从:皇帝左右亲近的臣下。

6、联步:并立行走。

7、玉墀(chí):帝王宫殿前的石阶上。

8、秘书:掌管国家图书秘籍的官署。

9、芸台:东汉时,扬雄曾任此职,故以“芸台”为名,泛指官署。

10、著作:官名,汉代设置,掌著述。

11、迁固:指班固、司马迁等著名史学家。

12、邹枚:指屈原、宋玉等人的辞赋作品。

13、立言:写文章。

14、苟:如果。

15、千载:千年。

16、钦:敬仰。

17、离索:离别。

18、皇皇:忧愁的样子。

19、祖帐:饯行时设宴送别。

20、二疏:指汉宣帝时的赵充国和魏相。

21、庸庸:平庸。

22、崦嵫(yānzī):传说中西方一座山名,太阳落至此山便西斜,古人以喻年老力衰。

23、拂衣:拂去衣袖,表示辞职。

24、白首:头发变白,多用以形容老年人。

25、依故园:回到家乡。

26、得:能够。

27、乐埙篪(xūchí):能吹奏乐器。比喻兄弟和好相处。

28、万里:极言距离遥远。

29、珍重:珍爱,重视。无他辞:没有别的话可说。

【赏析】

《别义山弟》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写给友人张说(字子平)的告别之作,劝慰之辞。全诗四十二句,分八段,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以勉励友人的话作结,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深厚,是一首赠别诗中的佳作。《新唐书·卷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一》记载:“初,子昂以言事忤权贵,左迁交趾尉,地远恶瘴疠,因取道相州,谒张说于家。”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首段四句:“春草既憔悴,秋风弥凄其。金门称大隐,臣朔常苦饥。”开篇四句点明时节和环境,渲染悲愁气氛。接着用反诘语表达对友人仕途艰难的关切,并以此自况,说明自己也是“苦饥”。这四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身世和处境来抒发对张说仕途坎坷的同情之情,同时暗含自己怀才不遇的哀怨。

二段六句:“苦饥且勿哀,侍从夸翘材。联步升玉墀,秘书窥芸台。”诗人劝慰朋友说不要为自己的困境而忧伤,因为朋友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声望,应该引以为豪。这里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友人的才华和地位,也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

三段六句:“著作拟迁固,词赋陋邹枚。立言苟不谬,千载钦良才。”诗人进一步称赞友人的才能和品德。认为他的文学造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以与古代的圣贤媲美。同时强调只要立言不误,就可以被后世所敬仰,成为杰出的人才。这里既肯定了友人的成就,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

四段六句:“何必感离索,皇皇赋归来。”“离索”一词在这里指离别。诗人劝慰友人不必为离别而感到伤感,因为人生难免有离合聚散。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五段七句:“归来良足思,悬车固有期。”诗人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为自己的离别而感到失落,因为总有一天还会再相见。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归来”比作“悬车”,形象地描绘了友情的长久和深厚。

六段八句:“祖帐荣汉廷,二疏诚知几。庸庸守边鄙,忠信恐见疑。”“祖账”指饯行的宴席。这里指友人即将赴任之际,设宴为友人送行。“二疏”指西汉的两位大臣赵充国和魏相。他们都是忠诚正直之士,曾直言进谏,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然而由于他们的直言敢谏而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屡遭贬谪。这里借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坚守原则,忠于职守;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忠心和诚意。

尾段六句:“崦嵫渐以逼,拂衣须何时?白首依故园,犹得乐埙篪。”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到来。用“崦嵫”来暗示岁月不饶人;用“拂衣”来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用“白首”来表达自己对年老体衰的担忧;用“埙篪”来比喻兄弟和睦相处的美好时光。最后用“犹得乐埙篪”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