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其主旨;最后结合注释与相关诗句进行具体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方回。“晚秋游公园同行者梁众异刘蘧六汪允宗刘龙慧”是第一联,首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颔联写园中景色,颈联写诗人的心境,尾联抒发感慨。 【答案】 译文:晚秋时节,我与朋友一同游览公园,同行的人有梁众异、刘蘧六、汪允宗
【注释】 众异:众人。贻:赠送。赋此报之:作这首诗来回报他们。穷岁:一年。覆旧棋:翻看过去的棋谱。横流:泛滥。何地:何处。见微箕:看见微细的簸箕(古代盛谷物的器具)。湛卢:宝剑名。吞恨:含恨。醴酒:甜酒。留人:留客。岂厌饥:难道不使人饥饿。季龙:指东晋末年权臣桓温。聊一狎:姑且与之作乐。虎贲:勇士。敬则:指晋武帝司马炎,字敬则。正相须:正好要互相依赖。长安:今西安。尘污:污浊。寻常事:平凡的事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东城:指长安城东门。醉归:喝醉了酒回来。“颠掷”:指颠倒错置,这里用来形容时光的流逝。“匹练”:即素丝,一种白色的线。“华灯”:指街市上的照明用具。“玉露”:即白露,一种节气名,表示秋气渐深。“金风”:即秋风,一种节气名,表示秋天来临。“生计”:生活所需。“天丝”:指天上的银河,也代指南方的七夕。“至疑”:非常疑惑。 【赏析】
四月十八日过榆园赋呈姜斋先生 平泉小筑见崚嶒,开府归来百感增。 世难遂同山著烧,端居又见谷成陵。 真充棋隐双枰地,预许诗盟一穗灯。 退食倘容陪履杖,短章先为写溪藤。 注释: 1. 平泉小筑:指作者的居所,位于平泉。 2. 崚嶒(léngcēn):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3. 开府:古代高级官员的官职。 4. 世难:指世间的苦难。 5. 山著烧:形容山林被烧毁的景象。 6. 端居:指隐居生活。 7.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歌赏析的关键。鉴赏时,注意抓关键语句,如“世外闲僧识兵劫”,“眼中俊物一胡卢”,等,结合全诗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译文:夕阳归去的途中,曾阴雪覆盖着万木林枯,旷野中骄悍的鹰鸟已不叫唤了。在世外隐居的僧人懂得兵灾之祸,眼中的俊美之物也像胡卢一般地被毁坏了。故人死去后名与实俱已隐敛,独夜悲歌道益迂。还倒蚁醅收短醉
【解析】 此为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 其一:黄雀风微不满梳,斜头深对白芙蕖。 译文:黄雀在微风中飞翔,不满足于梳理它的羽毛,斜着头对着白荷花。注释:黄雀(一种小鸟):指诗人自己。黄雀:鸟名。微风:形容风很轻,没有吹动鸟儿的羽毛。不满梳:不满足于梳理它羽毛。斜头:斜着身子。白芙蕖:白色的荷花。芙蕖:荷花的别称。 其二:道人自喻忘机趣,国事羞看相斫书。 译文:道士自己说已经忘记了与人的交往
诗句解析: 1. 直退焚香百念稀,经春光景绝深微。 - 直退:直接退回到某处或某种状态。 - 焚香百念稀:意味着在香炉前放下心中的纷扰,专心致志地烧香。百念即各种杂念。 - 经春光景绝深微:春天的景色非常清淡、淡泊。 2. 峭寒乍褪容辞酒,薄雪旋消待减衣。 - 峭寒乍褪:突然感受到山崖上的寒气消退。 - 容辞酒:指用美酒招待客人。 - 薄雪旋消:薄雪很快融化了。 - 待减衣
【注释】 东园:指诗人自己曾经住过的东园。别梦:离别之梦。清秋:秋天的景象。 投帻:脱去帽子。君意:您的意思。遒:有力。 末下:最下面一层。近传:近来传来。诗句:诗篇。 时流:当代的文人士大夫。玄亭业:玄学、禅学的修养事业。吾党:我辈,作者自称。桼室忧:为官者的忧虑。桼(fú)是古代的一种书简,这里泛指书信。 奋飞:奋发飞翔。云水:指高远的天空和流动的水。端居:安居,指在朝为官。 【赏析】
上巳清明掞东敷盦众异招同灞河禊集赋呈韬老并示同游诸子 岁岁长安觅水滨,今年禊日最愁人。 狎凫轻舸波仍浅,驻马荒坟迹已陈。 名德独存同此集,诗翁归去及残春。 如山忧患真当祓,迥儗流觞恐未伦。 释义:每年岁岁都要在长安找水边的地方,但今年的禊日却让我倍感忧愁。我乘着小船轻快的划行,但水面依旧显得平静,停泊的马匹和荒废的坟墓都显得陈旧而破败。只有那些名声与德行的人还在一起聚会,而我也即将离开
林季武梁众异同游公园 宣南流转春过半,今岁春光倍足怜。 人物渐嗟随世换,园林犹喜与诗缘。 关心芳草芊芊长,到眼繁花故故然。 来日长安居不易,岂能放想泛吴船。 注释: 1. 林季武梁众异同游公园:林季武和梁众异一起游玩公园。 2. 宣南流转春过半: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宣南是地名,这里指北京。 3. 今岁春光倍足怜:今年春天的景色特别令人怜惜。 4. 人物渐嗟随世换:人们渐渐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