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浚
戊午元夕,得畏庐先生书云:世局岌岌,长日都无好怀,只合饮酒闻歌,自呼负负而已重慨斯言。翌夜为招畹华、翰卿诸郎置酒昆三寓中。先生与樊山老人先至,次日冒鹤亭首成长句相示。赋此记之。 注释: 1. 戊午: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元夕:即元宵节。畏庐先生:作者的朋友王畏庐。 2. 二老:指作者和樊山老人。肯来:愿意前来。图小集:举行小型聚会。 3. 诸郎:指作者的侄子辈们。相对:互相面对。足清欢
酬子言 平生吾道一尊瓠,客子光阴送捻䰅。 时藉佳吟脱穷海,稍怜天意重癯儒。 辚辚肯过唯谈律,讷讷相看欲据梧。 说似退之吾岂敢,便摩巨刃计犹迂。 注释: 1. 酬子言:答谢朋友的话。 2. 尊瓠:指酒器,古代盛酒的器皿多为匏瓜形状。 3. 客子光阴:指漂泊在外的游子。 4. 时藉佳吟:时常借助诗歌来抒发感情。 5. 重癯儒:重视儒学。 6. 辚辚(lín)肯过:形容车子行走的声音。 7. 谈律
【注释】 次均:《诗经·邶风·击鼓》篇中的篇名。此诗为《国风》十五首之一。舜卿:即王舜卿,诗人的字。江南见怀:寄给在南方的王舜卿。 “乡心日夜逐南云”句:《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兄弟之听不聪而察。”朱熹注:“乡心,乡里之心也。言我之心与乡人之心皆欲往游其乡里也。”此指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岂独临歧惜暂分”句:语出《诗经·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不详。诗中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心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担忧。 第一句“雾帐吹笙不自由”,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的梦境中,被一种无形的雾气包围着,无法自由地吹奏笙曲。这里的“雾帐”形象地描绘了梦境中的氛围,而“不自由”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困惑。 第二句“专前珠斛但量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十月、十一月北海团城沁香亭独坐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大意是:脱去木制的衣服,感到寒风凛冽;眼中看到残破的塔楼矗立在山峰上。忧虑已成定局,相信侨将们会压过我们;痴傻到极点,空歌咏约奈何(无可奈何);终于派藩兵纷宝历,未允许计簿录元和;主人莫作栖栖叹,要等待毛锥敌鲁戈。 注释: - 脱木生寒风动波:指脱下木衣,感到寒冷。 - 眼中残塔矗山阿
大雨有述 卧闻檐角水声洪,云阵俄惊斗两雄。蚁国梦成倾室徙,蝉枝愁遇打头风。 所忧后土终横决,专罪顽霖恐未公。早晚但歌洗兵马,移床塞漏肯嗟穷。 注释: ①雨势猛烈,像蚂蚁搬家一样。 ②天象变化,如人做梦。 ③担心后土山最终被冲垮。 ④专指那些顽固不化,不肯改悔的豪强。 赏析: 此诗以“大雨”为题,借描写大雨中的景象来表现诗人对时世的看法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大雨中的场景
注释:一笺(一种书信)经过一年,心意仍然不会忘记。为寻找新的诗作,我来到草堂。想象着在廊腰上围起月色,一定依靠楼角纳取山光。琅玕是夏天时对竹的别称,湖海高文是指文章的卓越,寄来喜讯表示高兴。今日匹园能与匹夫相匹敌,应该写些文字来辨明兴亡。 赏析:诗人在得到匹园之后,心情愉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通过对匹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匹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注释】众异:众多的不同。归殊:归来。江南:泛指江南一带。江春莺乱飞:江边的春风中,黄莺乱飞。梦中岚黛最依依:梦中的山色像画卷一般最为留恋。岚黛:青翠的山色。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若为,为何。打楫:划船。劳凝伫:劳累地站立、凝视。谁信:谁会相信。飘灯:随风飘荡的灯影。更自归:也归了这里。柳眼:柳条上的芽叶似眼睛,故称。前度:曾经来过的地方。媚:妩媚。花枝:指梅花。独眠非:独自度过寒冬。清宵
【诗句释义】: 1. “近闻行辈晋称翁” —— 听说你的前辈们已经称赞你了,你已经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2. “爱汝清诗不愿工” —— 我欣赏你的清丽诗篇,并不希望它们过于工整。 3. “一笑池鱼殃岂及” —— 即使你们笑到连池中的鱼都受到牵连也没关系。 4. “相持邱貉论终公” —— 争论到最后,就像在山丘和沼泽之间互相支撑的貉一样,最终会有一个公正的结果。 5. “战尘垂动仍浮白” ——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夜坐怀众异 东风作意动寒檐,谁信春城正戒严。 病久尚胜炉火燠,心闲初验箧诗廉。 文章驴券书何用,功状鲇竿冷不嫌。 独念俊人江海去,坐收佳语付邮签。 译文: 夜坐怀众异 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着思念众多不同的人和事物。 东风作意动寒檐,谁信春城正戒严。 东风轻轻吹动着寒冷的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