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浚
诗句解析: 1. 元气晚充肥,吾知樊武威。 - 解释:“元气”在这里指的是宇宙的自然之气或生命力,“充肥”则表示充沛、旺盛。 - “樊武威”可能是指樊哙的威猛,这里可能是借用来表达一种勇猛或力量感。 2. 相逢天门老,能示泊然机。 - “天门”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指代道家的象征,也与神仙有关。 - “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经验丰富或年长者。 - “泊然机”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或策略。 3.
诗句释义 1 大隐迦音王:这里提到的“迦音王”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国王,也指一种声音或音阶,表示音乐上的某种和谐与宁静。 2. 风流似阮嵇:这里提到“阮嵇”,即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以他们的风度和才华而闻名。这里的“风流”指的是他们的才情出众,风度翩翩。 3. 选闲偷玉笛:选择空闲时间偷偷地弹奏玉笛,形容一个人在闲暇之余享受音乐的乐趣。 4. 扶醉听铜鞮:扶着酒意去听《铜鞮》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好住城西傅:在城西有个地方,叫做傅家。 - 轻车肯过吾:轻快的车子也愿意经过我。 - 近闻矜楚柘:最近听说楚地的柘树特别茂盛。 - 不复滥齐竽:再也不随意滥竽充数了。 - 王粲英雄志:王粲有英雄般的志向。 - 张为主客图:张良有主公和客人的关系图。 - 扇端苍虬阁:扇子的顶端有苍龙盘旋。 - 心折此诗癯:内心被这首诗深深打动。
【注释】 ⑴陈旡己:人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⑵连秋阙奉书:连续多年秋天都在朝廷上书。阙,皇宫的门前,借指朝廷。 ⑶湖壖:湖泊之边或岸边。几记:几篇文章。 ⑷江坞:江河之间,指隐居之地。何车:什么车子。 ⑸庭补檀栾竹:庭院里的檀栾竹长出新叶了。檀栾竹,一种竹子。 ⑹池添拨剌鱼:池塘里增加了拨剌鱼,一种鱼类。拨剌鱼,一种小鱼。 ⑺解颐:高兴到笑出声。新弟子:新结交的朋友。 ⑻高咏:高声歌唱诗文。定
消夏偶成十五首用上平韵 其十 诸夏争雄长,湖山试玉杯。 投篸捐宦迹,分鼎得仙才。 句寄荆溪淼,吟争雁瀑豗。 三君宜有咏,林月照低徊。 译文: 在夏日的炎炎热浪中,我们如同诸夏一样争夺着各自的领地。湖光山色宛如一块美玉,被我们细细品味。我们放下官场的束缚,追求更高的境界,仿佛得到了仙人的指点。诗句寄托于清澈的荆溪之水,声音与瀑布激荡相争。三位君子都应当有赞美之作
【注释】 连雨:连绵的雨水。宜:适宜。幽:静谧,幽美。词仙:指李白,因为李白诗中常以神仙喻自己。系:牵挂,惦念。劳:烦扰。问讯:问候。良会:美好的聚会。丹荔:熟透的荔枝。寒松:苍劲挺拔的松树。画禅:指禅宗绘画,这里代指禅宗。家法:门径和法则。竹里事清斋:在竹林中的事务是清净的,即在竹林中修身养性。 【赏析】 此为组诗中的第九首。 诗人于连日细雨的时节,独居幽居之中,思念远方的朋友
诗句 笔似生姜臼,林翁亦异人。 - 笔: 这里指写作用的笔。 - 姜臼: 一种古代的研磨工具,形似臼但中间是空的,用来研磨姜或其它调料。 - 林翁: 可能是指一位隐居山林的人。 - 异人: 不同寻常的人,这里指写作才能出众的人。 搜奇谭鸟爪,展纸润龙鳞。 - 搜奇: 寻求新奇的事物或观点。 - 谭鸟爪: 可能是在寻找像鸟爪一样的奇特事物或观点。 - 展纸: 展开纸张书写。 - 润龙鳞: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释戡约泛舟大通河,余以病不预释戡,仍索诗甚急,越旬又病。以杜诗自遣,因用集中《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韵报之》其二。 【注释】: ①壬戌:指代诗人的年号(壬戌为唐僖宗光启五年)。 ②既望:即农历每月十五日。 ③释戡:指僧人释戡,是作者的朋友。 ④中流:河流中央。 ⑤旁舍:旁边的房屋。 ⑥奔洪:指洪水奔涌而来。 ⑦前度客:指过去到过这里的人。 译文: 在壬戌年的秋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释戡约泛舟大通河余以病不预释戡仍索诗甚急越旬又病以杜诗自遣因用集中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韵报之 其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时,释戡与我约定泛舟于大通河。我因病未能参与,释戡仍然急切地索求诗歌。过了十天,我又病了,于是用杜甫的诗来自我安慰。因此我用集子里关于秋日的诗来为郑监的湖上亭题词,共三首韵,以此回报他。 注释: 1. 壬戌:指年份。 2. 秋:指季节。 3. 既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消夏偶成》中的第十三句。全诗如下: 水气上苔垣,初惊伏雨繁。 积阴看化蚋,竞进话排鼋。 忆旧成中痗,殷忧作罪言。 案头俞沈咏,泪几黯千痕。 注释: 1. 水气上苔垣:指夏季雨水冲刷后,墙面上的苔藓变得湿润,显得更加翠绿。 2. 初惊伏雨繁:开始时对突如其来的大量降雨感到惊讶。 3. 积阴看化蚋:“积阴”指的是长时间积聚的阴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