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履吉
【注释】 洮州:今甘肃临潭。柳花:柳絮。□成绵:即“□成绵”三字,是说柳絮飘散如绵,随风而动。讵料:岂料。别有天:另有一片天地。二麦:小麦。民鲜食:老百姓吃不上饭。买时先自计囊钱:买东西时,先要计算口袋的钱够不够。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5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诗人任洮州刺史。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柳花随处□成绵”,意思是柳絮随风飘散,四处飞扬,形成一种绵软的云状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注释】 西云观:在西安古城西。城上:指城楼之上,即城墙之上。晓望:清晨登高远眺。即景:眼前所见之景。 西云观:在西安古城西。 观稼亭:旧时有“春祈秋报”之意的坛庙,位于城西北隅。 黄昌题:黄昌为唐代诗人黄颇(705-757),字少逸,长安人。此诗应作于天宝年间。 要识杏花春雨里:意思是要认识这杏花盛开、春雨绵绵的景象。 白沙:这里泛指肥沃的泥土。 轻土:这里指泥土松软,便于耕种。 好耕犁
【注释】 1. 九仙山: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十二景:指山中十二处美景。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指明代文人张士宾曾以同一题材写的诗。奇花:指九仙山中的奇花。 2. 何年移种此山岩:这朵奇特的花何时移栽到这里的岩石上? 3. 今犹见空中色:今天还能看见那花在空中绽放的美丽色彩。 4. 自是西来玉骨纤:这朵花的花瓣就像是从西来的玉石雕刻成的那样纤薄。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九仙山的奇花
注释:城上早上观看风景,看到渠水从党河城中分流后汇入不同的渠道。 我最喜欢的是春天耕种和秋天收获的景色,黄云碧浪覆盖了平坦的田野。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水利工程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党河城的水流分道,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水利图景。他最欣赏的是春天耕种和秋天收获的景色,这反映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热爱。同时,他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注释 - 离别敦煌父老士民:指与敦煌的父老乡亲告别。 - 新官父母来,我去从此辞:新的官员的父母来访,我要离开此地。 - 匪徒为尔言:那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在这里说。 - 呈亦凛在兹:你的言论也在这里令人敬畏。 译文 离别敦煌的父老士民, 新任父母前来,我将离开此地。 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在这里讲话, 你的言论也在此让人心生敬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敦煌时的心情和态度
注释:白描是不需要修饰的,自己说自己是诗人,不需要化妆和涂脂抹粉。 悟得水中盐的味道,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藻绘技艺。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朴素、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繁华和装饰
月牙泉 清泉一勺月为牙,四面堆沙映日斜。 为问渥洼何处是,龙媒除此别无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翻译:清澈的泉水如同一把月牙般明亮,周围堆积的沙子在日光下显得格外倾斜。 - 关键词解释: -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因形状弯曲如新月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的美誉。 - 清泉一勺:形容泉水清澈见底,犹如一勺清水倒出时的形状。 - 渥洼:指肥沃的土地
冶海呈奇异,寒流结素冰。 虚心生万象,皓质起千层。 壁射灵光耀,人惊爽气澄。 瑶池常献彩,此景最宜称。
汉世传名郡,于今列邑疆。 两关通玉塞,五载绾铜章。 行秩渐縻粟,离怀威折杨。 一书聊志胜,犹是古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