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注释:白描是不需要修饰的,自己说自己是诗人,不需要化妆和涂脂抹粉。
悟得水中盐的味道,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藻绘技艺。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朴素、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繁华和装饰。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注释:白描是不需要修饰的,自己说自己是诗人,不需要化妆和涂脂抹粉。
悟得水中盐的味道,不要过于炫耀自己的藻绘技艺。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朴素、不事雕琢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繁华和装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又次题敦煌志书原韵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汉世传名郡,于今列邑疆。" 注释:汉朝时,敦煌是一个著名的郡,现在它仍然是一个大郡。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敦煌历史地位和地理范围的认识。他认为,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地方,现在仍然是国家的疆域之一。这里的“汉世传名郡”指的是汉代时期敦煌作为一个著名的郡的历史
【解析】 此诗写景抒情,借景抒怀。前四句写景:冶州海子,奇形怪状,寒流成冰,晶莹剔透。后四句是诗人的抒情。“虚心”指诗人的心胸,“万象”指天地万物。“皓质”即洁白的肌肤,“千层”指肌肤上的皱纹。这两句说,诗人胸怀坦荡,能容人,能纳物。“瑶池常献彩,此景最宜称”,意思是说,这样的景色,是人间少有的美景,应该向世间宣扬。 【答案】 译文: 冶州的大海呈奇观,寒流结成了素洁的冰。 虚空生起万千物象
以下是对《敦煌八景咏 其五 月泉晓彻》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胜地灵泉彻晓清,渥洼犹是昔知名。”:描绘了月泉在早晨的清新与古老而著名。胜地指的是此地的美景或名胜之地,灵泉则指泉水如神泉一般清澈,渥洼可能指水质丰富,昔知名可能指这里自古便闻名遐迩。 2. “一湾如月弦初上,半壁澄波镜比明。”:描述了月泉如同初升的新月,半壁的水面清澈透明,如镜子般明亮。这里的弦初上可能是指月亮的形状
诗句如下: 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 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 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 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 注释: 1. 西界阳关与玉关:阳关和玉门关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2. 于阗古道遗:于阗古道是一条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了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 3. 曾看定远成功返:定远将军是汉代名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九日登高会》。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注释: 1. 九日登高会:指的是重阳节,也就是农历的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的传统。"会"在这里可能意味着集会、聚会的意思。 2. 驱车上此山:用车辆载着宾客或友人一同前往山上。 3. 仰观近星斗:站在高处仰望星空中的星星和北斗七星。 4. 俯览遍城关:从高处向下俯瞰城市的全景。 5. 碧汉云万里
【译文】 重新整理了敦煌志书,贤能的名声就可以流传。 石碑在洞中残存,旧志附在金泉旁边。 人们迁入新居,马匹从天而降。 可惜今昔不同,纪载的笔不是椽木。 【注释】 秩事重编订:重新编排修订政事。秩事,指政事。 名贤信可传:贤明的人一定可以流传下去。 残碑标石洞,旧志附金泉:石碑残破,标记在石洞之中;旧志附在金泉旁。 迁到人分地:百姓迁移到新的地方居住。 飞来马自天:有如飞来的骏马来自天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爱情、友情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详细解释: 1. "迄今八载,其妇以旧箑缴还,复索新箑,并迄书前诗" - 注释:迄今为止已经八年了,他的妻子用旧箑收回,又索取新的箑,并且都书写了前面的那首诗。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关于时间的流逝和夫妻关系的微妙变化。箑,一种古代的扇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妻子对丈夫的一种情感上的回归或请求
党河分为八股水流,灌溉农田始于立夏。不让河水北流归大海,希望东耕各成湖泊。 新涨的一泓水波浪不深,两岸排列树木影稀疏。 最爱春天景色好,解冻后网捕鱼鲜鱼多。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党河边上水利建设及春景的诗句。 首句“党河分水到十渠”,点出党河为灌溉之用,故有分水之事,而分水之后,便有十渠之设。此句中,“党河”是主体,而“分水”则是对党河流水的处置方式,“十渠”则是用来灌溉的设施。这种处理手法
【注释】 南山:指南山。晓烟收:清晨的雾气消散了。石洞㟏岈(xiān huī):石洞深邃。千相:指佛教的千变万化,即“千佛”。残碑:残缺不全的石碑。摩挲(mó shā):抚摩、把玩。铜狄(dí):铜制的神像或器物。玉塞:玉石砌成的边塞。天竺国:古印度国名。瀛州: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三座神山之一,在今渤海之东。 【译文】 南面望去山峦叠嶂,清晨的薄雾已经散尽。深邃的石洞内景色幽静神秘。
【注释】 奉大宪檄调赴肃商办盘查:奉命去肃州经商,办理检查事务。 次圪塔井:到圪塔井休息、歇息。 壁上题原韵:在墙上写下这首诗的原文。 不道归期速,又看去路遥:没有想到回来的日子这么短,回去的路又这么远。 人情趋炭热,世态类冰消:人间的情面像炭火一样炙热,而世间的世态却像冰雪一样消逝。 省事宜缓和:处理事情应该缓和一些。 多才忌吝娇:有才能的人容易嫉妒那些吝啬的人。 此心何新属,犹自忆前宵
【注释】 1. 九仙山: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十二景:指山中十二处美景。明代诗人张士宾原韵:指明代文人张士宾曾以同一题材写的诗。奇花:指九仙山中的奇花。 2. 何年移种此山岩:这朵奇特的花何时移栽到这里的岩石上? 3. 今犹见空中色:今天还能看见那花在空中绽放的美丽色彩。 4. 自是西来玉骨纤:这朵花的花瓣就像是从西来的玉石雕刻成的那样纤薄。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九仙山的奇花
皇甫古台怀古 山中谁筑读书台,玄晏先生著作来。 载籍兼修高士传,行踪不与后人猜。 天还有意怜衰草,云自无心锁绿苔。 几度登临深景仰,长留明月共徘徊。 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 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 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 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 注释:在山上谁建造了读书台,玄晏先生的作品流传下来。他同时研究了各种经典和高士的传记,他的行踪不会被后人猜忌
注释 - 离别敦煌父老士民:指与敦煌的父老乡亲告别。 - 新官父母来,我去从此辞:新的官员的父母来访,我要离开此地。 - 匪徒为尔言:那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在这里说。 - 呈亦凛在兹:你的言论也在这里令人敬畏。 译文 离别敦煌的父老士民, 新任父母前来,我将离开此地。 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在这里讲话, 你的言论也在此让人心生敬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敦煌时的心情和态度
注释:城上早上观看风景,看到渠水从党河城中分流后汇入不同的渠道。 我最喜欢的是春天耕种和秋天收获的景色,黄云碧浪覆盖了平坦的田野。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水利工程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党河城的水流分道,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水利图景。他最欣赏的是春天耕种和秋天收获的景色,这反映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热爱。同时,他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注释】 西云观:在西安古城西。城上:指城楼之上,即城墙之上。晓望:清晨登高远眺。即景:眼前所见之景。 西云观:在西安古城西。 观稼亭:旧时有“春祈秋报”之意的坛庙,位于城西北隅。 黄昌题:黄昌为唐代诗人黄颇(705-757),字少逸,长安人。此诗应作于天宝年间。 要识杏花春雨里:意思是要认识这杏花盛开、春雨绵绵的景象。 白沙:这里泛指肥沃的泥土。 轻土:这里指泥土松软,便于耕种。 好耕犁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七绝,诗中描写了城上眺望所看见的景象:城南十里尽沙山,中有天泉月一湾。见说渥洼神马异,几回游兴未能删。 城上眺望所见的景色是:“城南十里尽沙山”写城南十里之外,都是沙滩,沙山连绵起伏、绵延不绝。“中有天泉月一湾”写沙山上有泉水,月色映照下,形成一条银白的河流,这就是有名的“天泉月一湾”。 第二句中的“见说”是“听说”。“渥洼”,指传说中的龙种神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