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

同马参戎游鸣沙山月牙泉歌

敦煌城南山鸣沙,中有大泉古渥洼。
后人好古浑不识,但从形似名月牙。
或为语言偶相类,听随世俗讹传讹。
我稽志乘分两处,古碑何地重摩挲?
参戎马公偏好道,茸修古庙山之阿。
约日驱车同访胜,一泓清漪月钩斜。
堆沙四面风卷起,人来坐坠寂无哗。
忽闻沙里殷殷响,声似渔阳鼓掺过。
人道神灵不可测,英物未许人搜罗。
汉武当年产天马,万晨沙场战马多。
何如今日成陈迹,沙不扬尘水不波。
渥洼渥洼是与否,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

注释:

  • 鸣沙:在甘肃敦煌一带有一种自然现象叫做“鸣沙”,就是沙子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声音。
  • 大泉:指鸣沙山上的大泉。
  • 古渥洼:指古代的湖泊或者河流,这里指的是鸣沙山中的大泉,因为形状类似月亮而得名。
  • 后人好古浑不识:后来的人虽然喜欢古代的事物,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它们的真实面貌。
  • 语言偶相类:指人们的语言有时也会与某种事物相似。例如,有些词语的意思和某个事物的外形相似。
  • 稽志乘:查找历史资料。
  • 两处:指两个地方。
  • 古碑何地重摩挲:我想知道这个古代的碑文应该在哪里被重新摩挲。摩挲是用手抚摩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之情。
  • 参戎:指担任官职的人。
  • 茸修:修缮。
  • 古庙山之阿:在山的那边有一座古老的寺庙。
  • 约日:约定日期。
  • 清漪:清澈的水流。
  • 殷殷:形容声音很大。
  • 英物:优秀的物品。
  • 汉武当年产天马:汉武帝时期曾经驯养过一种神奇的马,叫做“天马”。
  • 成陈迹:变成了遗迹。
  • 沙不扬尘不波:这里的“尘”和“波”是指沙子和水流。意思是说,现在的鸣沙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尘土飞扬、水流湍急了。
  • 渥洼:形容某物非常美丽。在这里用来比喻泉水。
  • 我还作我鸣沙山下月牙歌:我还是唱我自己的歌,即我在赞美鸣沙山下的月牙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鸣沙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先,他赞美了鸣沙山中的美丽景观,然后转向对古代文化的思考。他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体验,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