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
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
谁兴来暮歌,谁泐去思碑。
古人如可作,此语非我欺。
忆我来兹土,刚是一年期。
我民无犯法,法在有等差。
我民有待泽,泽及无或遗。
二者皆吾勉,未必无偏私?
嘉哉我士民,古风尚可追。
士习略淳朴,民俗近恬熙?
舆情思所威,责在官所为。
顾我一书生,十载莅边陲。
循声非敢忘,终岁累奔忙。
春风度玉关,夏雨本相随。
秋霜及冬日,畏爱宜并施。
谁为一年中,不足言抚绥。
所愧亲民官,官与民相离。
未闻为父母,不自爱其儿。
未闻为赤子,不以母是依。
但愿吾父老,特此千庭帏。
人生重孝悌,百行为首推。
从此施于政,家国无异宜。
士民听我语,治人先自治。
耕读安本分,举动循矩规。
听戒在多事,好讼逞虚辞。
勿以身试法,私翼长官慈。
【注释】
- 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自古以来做官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错误。
- 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新任官员刚到任的时候,旧任官员就要离开的时候。
- 谁兴来暮歌,谁泐去思碑?:是谁在晚上吟唱诗歌来表达思念之情,是谁在刻下思念碑文来记录自己的怀念。
- 古人如可作,此语非我欺:如果古人可以做到,那么这些话并不是欺骗我自己。
- 忆我来兹土,刚是一年期:回想我来此地的时候,正好过了一年的时间。
- 我民无犯法,法在有等差:我治理的百姓没有违法的,法律是有区别对待的。
- 我民有待泽,泽及无或遗:我的百姓需要恩惠,恩泽要施予他们,不要遗漏任何人。
- 二者皆吾勉,未必无偏私:这两种情况都是我努力去做的,但是也可能会有偏私。
- 嘉哉我士民,古风尚可追:我的百姓真是值得赞扬的,他们的风俗还是可以追慕古代的。
- 士习略淳朴,民俗近恬熙?:我手下的士人习惯比较朴素,民俗也接近于恬淡和平。
- 舆情思所威,责在官所为。顾我一书生,十载莅边陲:民众的舆论都在思考我所施加的威严,责任都在于官员的所作所为。而我是一个书生,已经在这里工作十年了。
- 春风度玉关,夏雨本相随。秋霜及冬日,畏爱宜并施:春天的风从玉门关吹过来,夏天的雨本来是随着季节而来的,秋天的霜和冬天的雪,都应该是一起施放的。
- 谁为一年中,不足言抚绥?所愧亲民官,官与民相离。未闻为父母,不自爱其儿;未闻为赤子,不以母是依。但愿吾父老,特此千庭帏:谁会在这一年中,不值得说抚恤和安抚?我作为一位官员,官位高过平民百姓,与老百姓分离。我没有听说过做父亲的人不爱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听说过小孩子不依靠母亲。我希望我的父母和长辈们,能够特别地关照我,让我能够在千家万户中找到庇护之所。
- 人生重孝悌,百行首推:人生最重要的是孝和悌。所有的行为都应该以孝和悌为首。
- 自此施于政,家国无异宜:从此我要用这些原则去治理政事,国家就会像家庭一样和谐。
- 士民听我语,治人先自治:百姓听我的话,治理人民要先从自我做起。
- 耕读安本分,举动循矩规:耕种读书安定生活的根本,做事要遵循规矩。
- 听戒在多事,好讼逞虚辞:听取教诲是在处理许多事情上,喜欢诉讼的人喜欢用空洞的言辞。
- 勿以身试法,私翼长官慈:不要用自己的生命试验法律,私下保护长官的仁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敦煌县令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当地民众深深的关怀和期望。诗中既展现了敦煌地区民众淳朴、和睦的生活状态,又体现了官员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诗人通过描绘敦煌的自然景色、人文风情,以及自身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服务的决心,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地方官员的高尚品质和深厚情怀。
第一句“古来为官者,患在不自知”,诗人开篇点明了为官者的通病在于不能自知。这句诗揭示了官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一些官员缺乏自知之明,无法真正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这种问题的存在对于整个官场来说是一种隐患,容易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诗人认为为官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第二句“新官初来日,旧官将去时”进一步强调了新旧官员交替带来的影响。新任官员上任时,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但同时也可能面临来自前任官员的压力和挑战。而当旧任官员离开时,新官也需要尽快适应并接管其职责。这种情况下,新旧官员之间的过渡就显得尤为重要。诗人呼吁新官应当珍惜这个机会,迅速熟悉并掌握当地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
接下来的几句诗主要描述了敦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诗人通过对春风吹拂玉关、夏雨滋润大地、秋霜降临、冬日寒冷等景象的描述,展现了敦煌四季分明、气候独特的特点。同时,他也描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例如,人们会在傍晚时分吟唱诗歌来表达思念之情;人们在去世后会刻下思念碑文来纪念亲人;人们还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和措施等等。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敦煌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善良品质。
最后几句诗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他回顾了自己来到敦煌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感激之情。他强调了自己作为一位官员的责任和担当,表示自己将继续致力于为民服务、治理国家等工作。同时,他也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避免因个人行为而受到误解或批评。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敦煌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的优美之作,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它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敦煌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表达了他对当地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