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汾
【注释】 鸣珂:古代用玉、角装饰的车轴。振毂:车轮转动的声音。重城:指京城。春日绵绵:春天的天气,绵绵细雨连绵不断。老燕莺:燕子与黄鹂的合称,此处指春天的鸟。碧鸡坊:位于长安城的东面,是长安城内的一个繁华街区,这里有很多酒楼茶馆等供人游乐的地方。澹随流水: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赏析】 《清明》这首诗写在清明时节,诗人闲居长安,心情宁静,不急于出城赏春游景,而是选择在碧鸡坊外居住
诗句原文: 苍梧云气赤城霞,绵络钧天帝子家。 仙掌高承九霄露,霓旌遥驻五云车。 昆明火劫惊人世,瀛海风涛撼客槎。 醉里忽逢王子晋,玉笙吹上碧桃花。 注释与赏析: 1. 苍梧云气赤城霞:描述了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即在苍梧(通常指南方)的天空中,云彩如霞一般绚丽多彩,形成了美丽的赤城景色。这里的“赤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义的地理概念。 2. 绵络钧天帝子家
【诗句释义】 1. 千劫尘缘谢吏曹:尘缘,指红尘中的纷扰。千世的尘缘在谢绝了吏曹(官署)后,表示远离了官场。 2. 道山仙阙事游遨:道山,道教名山。仙阙,神话中仙境的门阙。游遨,指游览。这里表示隐居于道山,享受神仙般的乐趣。 3. 楼台缥缈沧溟阔:楼台,指楼阁。缥缈,形容楼阁高远而虚无飘渺。沧溟,大海。这里形容楼阁在大海之上显得非常渺小。 4. 宫殿森罗紫极高:宫殿,指皇帝的宫殿。森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生活,表达了对王城是非的厌恶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句“西归”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选择了西归的道路,远离了王城是非之地。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决绝之情,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第二句“扰扰王城足是非”,诗人用“足”字来形容王城的是非,强调了王城是非之多。他不愿被卷入其中,因此决定选择归隐。这一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注释】 下第:落榜。学剑攻书:学剑,指习文练武;攻书,指学习经史子集等学问;漫自奇:自以为有才能。回头:回首,回顾过去。三十六年:三十年。衡门:古代士人居处。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是王勃的家乡。一布衣:平民百姓。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应举不第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前两句写他少年时以“学剑攻书”自负,认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但如今“三十六年”,却仍一事无成
苏秦是游说之士,得到各国君主的信任,被封为上卿。他游历诸侯各国,运用自己的口才,说服各国君主采纳他的主张,推行他的政策,从而使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 贾谊也是游说之士,他劝说汉文帝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起来。他的建议得到了汉文帝的采纳,使得汉朝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他们都是一些痴心妄想的人,他们争羡的是腰间的六印荣光,却不懂得真正的荣光来自于内心的修养和品德的提升
下面是对李汾《汴梁杂诗四首 其二》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 诗句释义:五凤楼前有琪树如明霞般绚丽多彩,夷门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居住的地方。 - 关键词注释:琪树(奇珍异树)、五凤楼(古代建筑)、帝王州(帝王所居之地)。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汴梁五凤楼上琪树璀璨的景象,以及夷门作为帝王州的历史地位。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皇权的尊崇。
避乱陈仓南山回望三秦追怀淮阴侯信漫赋长句 凭高四顾战尘昏,鹑野山川自吐吞。 渭水波涛喧陇阪,散关形势轧兴元。 旌旗日落黄云戍,弓剑霜寒白草原。 一饭悠悠从漂母,谁怜国士未酬恩。 注释: 1. 避乱陈仓南山回望三秦追怀淮阴侯信:在陈仓南山上回顾过去的事情,想起过去的三秦地区(这里指长安附近),怀念韩信(西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2. 凭高四顾战尘昏:站在高处四处张望,只见战场上烟尘滚滚。
这首诗是唐代李益的《雪中过虎牢》。 译文: 萧萧行李声戛响在琴弦上,踏雪行人路过虎牢关。广武山和汉水都让人想起阮籍的故事,黄河襟带控扼成皋城。身经战火洗礼心志更加坚定,天入风霜更显豪情壮志。横槊赋诗是男子的本领,征西谁为谢诸曹。 注释: 1. 萧萧行李声戛响在琴弦上:这是形容行李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敲击琴弦的声音。 2. 踏雪行人路过虎牢关:这是一个形象生动的场景,诗人走在雪地中
寥落关山对月明 客窗遥夜梦魂惊二年岐下音书绝 八月河南风露清 冉冉暮愁生草色 迢迢秋思入虫声 谁知广武英雄叹 老却穷途阮步兵 注释解析: 第1章: - 寥落关山对月明:形容在寂静的关山之中,明月皎洁明亮,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 - 客窗遥夜梦魂惊:诗人在客居他乡的夜晚,望着窗外的明月,不禁引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忧虑。 - 二年岐下音书绝:指在岐下两年时间里,与家人的书信交流完全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