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振毂满重城,春日绵绵老燕莺。
人在碧鸡坊外住,澹随流水过清明。
【注释】
鸣珂:古代用玉、角装饰的车轴。振毂:车轮转动的声音。重城:指京城。春日绵绵:春天的天气,绵绵细雨连绵不断。老燕莺:燕子与黄鹂的合称,此处指春天的鸟。碧鸡坊:位于长安城的东面,是长安城内的一个繁华街区,这里有很多酒楼茶馆等供人游乐的地方。澹随流水: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赏析】
《清明》这首诗写在清明时节,诗人闲居长安,心情宁静,不急于出城赏春游景,而是选择在碧鸡坊外居住,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景物和情感,而是通过“鸣珂”和“流水”,以及“人”和“澹随”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城市图景,诗人在京城的重门之内,听到马车滚动的轰鸣声和马蹄踏地的回响,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种生动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京城之中,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对春天的期待。
第三句则转入对人物的描写,诗人选择在碧鸡坊外居住,而不是去欣赏那些热闹的景点,可能是因为他更喜欢这种静谧的生活方式,或是因为他觉得在这个地方更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澹随”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在,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人在碧鸡坊外住,澹随流水过清明”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种态度使得他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享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