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西望少城隈,杨柳陂塘手自栽。
渭水波光摇草树,终南山色入楼台。
平生事业书千卷,浮世功名酒一杯。
我亦陆浑山下去,拟寻佳处斸莓苔。
【注释】
柳塘:即指作者自种的杨柳池塘。
长安西望少城隈:长安(今西安)西郊少陵原上,有少城。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在少城之侧的斜坡上。
陂塘手自栽:在池塘边亲手栽植了柳树。陂是低洼地,塘是水塘。
渭水波光摇草树:渭水波光映照在岸边的草木。渭水:指泾河、渭河。
终南山色入楼台:终南山的景色透过楼房的窗户映入室内。终南:在长安以南。
书千卷:藏书万册。
浮世功名酒一杯:浮沉于世上,追求功名利禄。浮世:指世间、人世。
拟寻佳处斸莓苔:打算寻找一处地方铲除荒草丛生。斸:铲去。莓苔:莓苔,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阴湿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前四句写诗人退隐后的生活,第五六句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最后两句则表明了自己归隐的决心。
首联“长安西望少城隈,杨柳陂塘手自栽”。长安西面是少城,少城中的斜坡上,有一片自己亲手种植的杨柳池塘。这几句写自己退隐之后的生活。长安,即今西安。少城,在西安城内西部,是唐代京城长安的外廓之一。西望少城,也就是向西看长安城的少城。“西望”二字,点出了诗人退居的方位。“少城隈”,是指少城山的山弯处。“杨柳陂塘”,是说在少城山下有一片杨柳垂丝的小池,名叫“陂塘”。这两句中,“西”、“少城”、“杨柳”、“陂塘”等词语都是特指的,而“手自栽”三个字则写出了诗人亲手栽培树木的情景。
颔联“渭水波光摇草树,终南山色入楼台。”渭水,发源于甘肃甘谷县,流经陕西、甘肃至河南三门峡市,注入黄河。渭水波光荡漾,把岸畔的草树都摇曳得好像在随风起舞。“渭水”,指的是泾河与渭河合流后的河流;“波光”则形容河水的流动。“终南山色入楼台”中的“终南山色”是指终南山的颜色,“入楼台”则是说那颜色渗透到楼台之内。这两句中,“渭水”、“波光”、“草树”、“终南山”、“楼台”都是特指的,而“入”字则写出了颜色的渗透过程。
颈联“平生事业书千卷,浮世功名酒一杯。”这两句中,“平生事业”指的是诗人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书千卷”是说他积累了大量书籍,“浮世功名”则是说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名利的人很多。这两句中,“平生”、“事业”、“书千卷”、“浮世”、“功名”、“酒一杯”都是特指的,而“浮世”、“功名”二字则指出了诗人追求名利的心态。
尾联“我亦陆浑山下去,拟寻佳处斸莓苔。”陆浑山,在洛阳东北,汉末避乱至此。这两句中,“陆浑山”指的就是洛阳东北的陆浑山,“斸莓苔”则是指铲除荒草丛生的地方,以便安家落户。这两句中,“陆浑山”也是特指的,而“下”字则是表示诗人即将离开的意思。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退隐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