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从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乐山松》一诗。下面将逐句翻译并附上赏析: 乐山松 乐山是一座多么崇高的地方啊! 上面生长着千年不朽的松树。 它孤独地在清冷的月光照耀下,挺拔地生长着,仿佛高耸入云。 它的枝条和叶子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它像桃李一样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它比那些只求荣华富贵的人更值得尊敬。 它宁愿选择避开世俗的喧嚣,也不愿被权力和地位所束缚。 它宁愿选择在北海深处隐居
诗句释义和赏析: 1. “旱则为霖水则舟” - 关键词:旱(干旱)、霖(雨)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紧密关系。在干旱时降雨,就如同为田地提供水分;在水域泛滥时修建船只,就像是为航行提供便利。 - 赏析:通过自然现象的比喻,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利用,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2. “若人端合梦中求” - 关键词:若、端、合、梦、中求 - 注释:“若”意为假设
诗句释义: - 为爱胡卢手自栽 - “为爱胡卢”意味着因为喜爱而亲手栽种。这里的“胡卢”指的是葫芦,通常葫芦被认为有福气,因此此处表达了对葫芦的喜爱和珍视。手自栽表示亲自动手种植,强调了种植者的参与感和对植物的爱护。 - 弱条柔蔓渐萦回 - 描述了葫芦生长的状态,弱小的枝条逐渐缠绕,形成了美丽的图案或形态。这里的“萦回”意味着缠绕、盘绕,描绘了葫芦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美。 - 素花飘后初成实 -
注释: 碧梧斜影映照在胡床之上,白葛制成的乌巾让人感到惬意凉爽。 宴饮后不知道红日已经落山,乘坐的竹制小车归途中麦花香弥漫。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作。首句“碧梧斜影落胡床,白葛乌巾满意凉”,以碧绿的梧桐树影子斜洒在地上,落在了胡床上,而白葛制成的乌巾让作者感到格外舒适,透出一种清凉之感。第二句“宴坐不知红日晚,笋舆归路麦花香”,宴饮过后作者不知道时间已到傍晚
【注释】 次韵三弟赠南庵老人:这是一首和诗,诗人以自己的诗句来赞美友人。南庵老人:作者的三弟名南庵,所以称他为南庵老人。盘礴:盘桓,徘徊。巢仙:《列子》中传说,有巢氏生风,人皆集其上,为之巢,故曰:“巢居而处,天地之始。”禅:禅宗,佛教的一个流派。花圃:《诗经·郑风·采蘩》中有“于沼于沚,于洲于陵,于田于野,于周于京”等句,可见《诗经》里已提到花圃。闲打景:闲适地观赏景致。粥盂:盛粥的器具。斋钵
乐府虚传山抹云,诗句大意是形容诗歌的名声远扬,但实际内容可能并不如其表面所展现的那样。诗名浪得柳连村,诗句大意是说明诗人的诗名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赞誉。 九原太白有生气,诗句大意是赞叹李白在死后依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千古少陵无间言,诗句大意是说杜甫的诗作在历史上被后人所传颂,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登泰山巅小天下,诗句大意是形容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能够站在高山之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和综合能力的考核。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诗句的内容,并写出译文、注释和赏析。解答时,需要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重点句子进行分析。 首先看第一句,“十里羊肠路诘盘”,意思是:曲折盘旋的山路有十里长。这是写景的句子,通过描写山路的曲折回旋,衬托出诗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的心情。 然后看第二句,“过花穿柳几回还”,意思是:走过花丛穿过杨柳,不知走了多少趟
题无尽藏 谁开天地秘密藏,今古人间用不穷。 眼尾摇光千丈月,耳根传响一溪风。 胜游赤壁文章在,高卧燕山气象同。 二老风流渺何许,后生犹可画图中。 注释 - 谁开天地秘密藏:表达了一种无限的可能性和神秘感,意味着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和作用。 - 今古人间用不穷: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指出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无尽的知识和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 - 眼尾摇光千丈月
注释: 谁能孤愤效韩非,且喜玄微对镜机。 出得山来无远志,寄将书去有当归。 闲居已判平生了,真赏从教举世稀。 日咀道腴深有味,更须口腹事甘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生活琐事的满足和享受,以及对名利淡泊的人生态度。 首联“谁能孤愤效韩非,且喜玄微对镜机。”描绘了诗人放下世俗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的思想和行为都充满了智慧和策略
【解析】 本诗为作者晚年隐居南庵时的即景抒怀之作。全诗以“蝶梦”起首,“旅窗”、“晓惊回”,描绘出一幅凄迷、孤寂的图景。次句写诗人默默数流年,徒自哀伤,表现出诗人的悲愤和无奈。三、四句写与世疏脱,甘袖手闲适生活,及身强健,则强自振作,且衔杯畅饮,表现了诗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五、六句以桐叶凋尽、菊花开放来衬托自己衰老,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最后两句写杖屦游访名胜古迹,欣赏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