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益
《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其三》是明代诗人陶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和翻译,并附上赏析。 1. 译文: - 原文:眷此青田鸟,犹含碧落情。 - 翻译:我眷恋着这青田的鸟儿,它依然保持着蓝天的情怀。 - 注释:青田鸟,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碧落,指天空或仙境;眷恋,深深思念。 - 赏析:诗中的“眷恋”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秘生物深深的喜爱与不舍。 2. 原文:不能为若主,深愧九皋声。
夜坐闻笛 与客谈玄坐林樾,见童烹茗荐薇蕨。 注释:我和朋友在树林中坐着谈论玄学(道家思想),看见小童正在煮茶,并送上了山野的薇蕨(一种野菜)。 译文:我在树林中与客人讨论玄理,看见童子在煮茶,送上了薇蕨。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林中畅谈玄理,童子为他烹茶送菜,画面宁静而和谐。 2. 夜坐闻笛 与客谈玄坐林樾,见童烹茗荐薇蕨。 注释:“与客谈玄”指与朋友一起谈论玄理
诗句原文: 蹲踞芜亭中,望望晴光隔。 只愁风雨生,漂此高家麦。 注释解释: - 芜亭:指一个荒废的亭子,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 - 蹲踞:形容作者在亭中的姿态。 - 望望:观望,望向远处。 - 晴光隔:隔着明亮的阳光。 - 只愁:只担心。 - 风雨生:担心风雨来临。 - 高家: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地方。 - 麦:小麦,泛指农作物。 译文: 在芜亭中蹲坐,我眺望着晴朗的阳光穿透云层
【注释】 次韵答王太史见忆:我再次写了一首答诗来回应王太史的见忆。 昔侍禁林静:我以前在宫廷里很安静。 曾趋晓漏寒:以前我曾跟随皇上上朝,在寒冷的早晨赶去皇宫。 木天严视草:木天是朝廷里的官员名称,他负责起草诏书。 兰省慎传餐:兰省是皇帝的办公厅,我在这里小心地处理公务。 兴剧先吟杜:当国家有大事时,我会先吟诵杜甫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情欣已识韩:我喜欢欣赏韩愈的文章,并能理解他的思想观点。
【注释】 班饯:送别。班,通“颁”,赠送。流:指水边。兰台客:御史中丞。兰台,汉代太史令所辖的秘书机构。飞鸿:大雁,喻书信。 【赏析】 此诗写诗人送李春官尊翁归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丽。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在水边,时间是春天的傍晚,气氛宁静、优美,为下文作铺垫。次句用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汉武帝时,魏其侯窦婴与丞相田蚡不和,窦婴在河内郡被灌夫杀死
子夜四时歌四首 其二 采采入江围,莲船掩夕晖。 只愁风雨恶,不得傍潮归。 注释 - 采采:指采摘莲花。 - 入江围:被荷叶包围的莲花。 - 莲船:以莲叶或莲花瓣为材料的小船。 - 掩:遮住。 - 夕晖:夕阳的余晖。 - 风雨:恶劣的天气情况,如暴风雨、台风等。 - 傍潮:靠近潮水。 译文 在荷花丛中轻轻摘取莲花,乘坐莲船遮蔽着夕阳的余晖。只是担心风雨太过恶劣,无法乘着潮水返回家乡。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茧箔谁收敛,机丝自忖量”的意思是:茧箔谁来收拾?织布机的丝线自己盘算着用多少。“只愁缯帛少,无褐奉姑嫜”的意思是:只怕丝绸不够,不能供给妻子做衣裳。这句诗是写织妇的辛苦劳动和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勤劳、贤惠的品质和为丈夫着想的善良性格。 【答案】 织妇吟二首 其二 (唐)白居易 茧箔谁收敛,机丝自忖量。 只愁缯帛少,无褐奉姑嫜。 注释译文赏析
注释: 书梁浮山扇景梦中作 在画卷上描绘浮山上的风景,梦游中作此诗。 舟泊黄芦草,风零白雁霜。 船停在黄色芦苇丛生的沙滩上,风吹过,白雁的羽毛被吹落,就像雪花一样。 此时闲怅望,何处是家乡。 这时候我在想,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译文: 画卷上描绘浮山上的风景,梦游中作此诗。 船停在黄色芦苇丛生的沙滩上,风吹过,白雁的羽毛被吹落,就像雪花一样。 这时候我在想,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蒙泉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青田鸟与诗人的互动,以及诗人对张蒙泉的期望和鼓励。 赏析:《喜内弟张蒙泉惠鹤四首》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五言古诗。此诗前四首写鹤的形貌、习性,第五首写鹤的来历和作者对它的喜爱。其中“眷此青田鸟”一句,以“眷”字起头,点明喜爱。“齐六翮”,即《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六翮既敷,庶几孔鸾;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里用它来形容鹤的翅膀丰满
诗句原文: 别路寒生欲暮秋,蓼蘋红白乱汀洲。 江门此夕华灯望,疑是当年李郭舟。 注释: - 别路寒生:离别的道路因寒冷而显得凄凉。寒生,寒冷之意。 - 欲暮秋:似乎已经是秋天了。欲,似乎的意思;暮秋,指秋天的傍晚时分。 - 蓼苹红白:指的是蓼菜和蘋菜这两种植物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朵。蓼,一种草本植物;苹,一种水生植物。红白,形容颜色鲜明。 - 乱汀洲:在河滩上长满了蓼菜和蘋菜。汀,指河滩;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