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译文】 杨柳枝,蓟门的春柳,借比竹余音韵。半遮掩着宫墙半覆盖着堤,落花无情让晚莺啼鸣。自从听到黄竹子的歌声断了,青雀归飞不肯向西飞。 【赏析】 《杨柳枝》,即《折杨柳歌辞》,是唐代教坊曲名。本诗以写景起兴,抒发离情别恨,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用词贴切,意象生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首句“杨柳枝,蓟门春柳”,点题,表明是蓟门的春天
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多咏春景。 罥日晴丝织曲尘。醺醺如醉绛都春。 狗屠燕市今难遇,却唤流莺作酒人。 【注释】: 1、杨柳枝:《唐书·乐志》:“《杨柳枝》,商乐也。”《新唐书·礼乐志》:“《杨柳枝》本出于里巷新声,开元中,天宝寺内沙门无什创其词为《杨柳枝词》,后用为曲名。” 2、绛(jiàng)都:古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3、流莺:指黄莺。 4、赏析: 这首词写春日景色。起句“罥日晴丝织曲尘”
注释: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百啭宫莺别上林。旧尘新梦两沉沉。谁将苑转杨花曲,吹落繁枝减路阴。 释义:百啭的宫莺飞走了,曾经的回忆和梦想都深深埋藏在心底。是谁把苑中的杨花曲传唱开来,让那些飘落的花瓣遮住了道路? 赏析:本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现实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和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注释:杨柳枝条婀娜,随风摆动,仿佛在诉说往事。露叶烟条尚未枯萎的柳树,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正是清明时节,人们去西园祭拜逝去的亲人,柳枝摇曳如同在哀悼逝去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柳树的美丽与哀伤。首句“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直接点明了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描绘蓟门春柳的诗作。颔联“颦青亸碧殢人怜。露叶烟条未翳蝉”则描绘了春天里,柳树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颈联“正是清明西苑路
注释:蓟门的杨柳枝在春天里生长得非常茂盛,万柳堂空置无人欣赏。任凭它们移植到大街小巷去生长吧。野风拂动了山间云雾,撩动着我对春天和往事的感怀之情。 赏析:此诗为《杨柳枝》组词的序曲。全词写春柳之美,借咏春柳以自娱,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留恋故土的情怀。首句点题,“杨柳”二字总揽全篇,次句写“空庭”“自佳”,说明庭院虽空,但杨柳却依然美丽。后两句写春风拂过山间云气,撩起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注释:杨柳条,是蓟门春天的柳树。三十首春柳词中,借喻了竹的余音韵律。 莺梭燕剪两差池。织得霓旌卷凤旗。婀娜新华宫畔路,暗黄犹映万年枝。 注释:莺在织布,燕子在剪刀,两种不同的工作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织出的霓裳羽衣,卷起凤旗,展现出了华丽的景象。婀娜的枝条生长在新华宫的旁边,黄色的叶子虽然已经暗黄,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仿佛是万年的树枝一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赏析
注释: -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属“大曲”调,用拍词。多写离别之情。又名《柳含烟》、《折杨柳》。《乐府古题要解》云:“《杨柳枝》,伤离别之歌也。” - 蓟门春柳词:指唐人所作咏物诗,共三十首,多借比竹的余音韵。 - 宫腰太瘦生:宫腰,即杨柳。杨柳枝是宫中常见的树,这里用来形容杨柳枝条修长细柔。 - 回风回雪总堪惊:形容春风或雪花轻轻拂过,柳枝随风摇曳,宛如在回旋飘舞,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 -
注释: 杨柳枝: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借比竹余音韵:指词调的音韵悠扬如竹叶般清脆回荡。 玉沟金水自回环:比喻皇宫中流水潺潺,如同在玉沟、金河中流淌。 春殿:春天的皇宫。 葳蕤:茂盛。 九关:古代宫门名,泛指宫殿。 燕子:这里指燕子飞回故巢。 人世改:指人间世事变迁,人事更替。 觅巢还:寻找旧时巢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皇宫的景象,通过燕子归巢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蓟门春柳:唐时蓟门一带以多柳著称。 学得啼妆掩醉妆:化用白居易《杨柳枝词》“学画鸦眉着宫粉,更涂红脸匀铅粉”,意谓学得女子化妆的本领,来描画春天的柳色,使春风也为之掩藏。 偷描浅黛点初黄:偷描指暗中描画,浅黛指淡青颜色,初黄指新绿,这里指柳树的新叶嫩芽。 搴条挽作相思结:搴,拔取。挽,系住。指把柳条轻轻拔起,系上相思之结。 萦损愁春九曲肠:萦损指缠绕损伤
杨柳枝:词牌名。 淰淰(ù yù):波光闪烁的样子。 冱(hù)晓寒:早晨的冷气。 梨云:梨花。雪雨: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雨。残:未尽。 婆娑(pó suō):姿态柔美,随风摆动的样子。 写出:显现出来。 沧洲:指江湖。 沧洲画稿:即江湖风景的画卷。 赏析:这首词是《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中的一首,借比竹余音韵。上片写蓟门春柳之景,下片写对春柳的感发之情。全词意境开阔,笔意空灵,清丽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