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千缕愁萦更梦萦。搓绵弄絮岂无情。因风面旋犹胜舞,飞度层城路不明。 注释: 这首词的大意是:千缕的柳丝缠绕着愁思萦绕着梦境,在梦中与柳絮纠缠不清。风吹柳树,柳絮飞舞,仿佛在跳舞一般。它们飞过了层层高楼,使得路上的行人都看不清楚。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以春风中的杨柳和柳絮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杨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律迟寒谷叹无春。剩挽枯条扫陌尘。一夕东皇偷点染,试妆争似隔年人。 注释:这是一首咏柳的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春风拂动柳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杨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杨柳词,即以杨柳作为意象的诗歌作品。这里所说的“三十首”,可能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杨柳词作品的数量
注释: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和雨和风镇日吹。才看起舞复低垂。轻狂不中花城选,惯为离人惹恨丝。 翻译: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和风细雨整天吹拂着。刚刚看见杨柳开始起舞,又立刻低垂下来。轻浮而狂妄的柳树不被美丽的城市所选择,经常成为离别之人眼中惹人哀怨的相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杨柳抒发伤春之情。全诗三联,一气呵成。第一句写杨柳受春风春雨的吹拂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火出心空树半残。尚垂青妩绾征鞍。紫骝嘶过花间去,错怨娇黄不耐攀。 注释:火出现时,心已空荡荡的,树也只剩下半边了。柳条还挂着青翠的枝叶,像是在为出征的人儿整理行装。骏马奔跑时,尘土飞扬,花儿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杨柳枝 枉结柔情万万丝,千丝万缕止空垂。 台城不系青骢住,肯向天涯系夕晖。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的细长柔美和随风飘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愁与不舍。"枉结柔情万万丝",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柳絮如丝般纷飞的场景,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无限留恋。"千丝万缕止空垂",用千丝万缕形容柳枝垂挂的形态,表现了春日柳枝的婀娜多姿。然而,"台城不系青骢住",以台城的古意暗喻生命的无常
杨柳枝 初染娇黄胜鸭雏。秋来黄叶半焦枯。人间重奏哀蝉曲,齐女魂归解听无。 译文: 柳条刚刚染上黄色,比小鸭子的羽毛还要鲜亮。秋天一到,树叶一半已经焦枯。人们正在伤心地演奏着哀伤的蝉鸣曲,而齐女的魂魄却要回到故乡了。她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蝉鸣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 注释: 1. 杨柳枝:指的是柳树的枝条,古人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纤腰和柔美。 2. 黄:指柳条的颜色。 3. 鸭雏:小鸭子。 4. 秋来
杨柳枝 【注释】 春风披拂最长条。曾带愁颦送六朝。记得谢公墩畔见,曲眉应是旧来描。 【译文】 在春风中垂柳摇曳着长长的枝条,曾经它伴随着忧愁和颦蹙为东晋、南朝的帝王们送行。我曾在谢家墩边见到过她,她的弯曲眉毛应该就是以前被精心描绘出来的。 赏析: 此诗首句写春色满院,万木葱茏,而柳枝尤为婀娜多姿。二句言柳枝之长,可系人衣带;柳叶之细,可裁为纨素。三句说柳枝伴送六朝,可见其历史悠久,与六朝同寿
注释与赏析: 1.杨柳枝:杨柳,即垂柳,古代诗歌中多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杨柳枝”即指春天的柳树。 2.漫天匝地影蒙蒙:(漫天,形容范围广;匝地,形容范围大;影蒙蒙,形容柳树的影子朦胧而模糊。) 3.才看西飞又向东:(才,刚刚;西飞,向西飘飞;又东,向东飘飞。) 4.岂是杨花轻薄性:(岂,难道;杨花,指柳絮;轻薄,轻浮;性,本质。这里指柳絮轻飘飘的样子。) 5.只缘无柰太狂风(无柰,无奈
【注释】 杨柳枝:即《杨柳枝词》,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 耐得繁霜未即枯:指柳树的生命力很强,即使经受了严寒,也能不枯萎。 青芜国里两三株:青芜国即长安城,“两三株”形容数量不多。 莫教攀折行人手:不要让人攀爬折断树枝。 留与千秋作画图:让后人把它当作美丽的画面来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咏柳之作,借写柳抒发感慨。前四句是说柳树生命力很强,即使经受了严寒也没有枯萎,只有那青芜国里的几株,数量不多
注释解释: 1. 杨柳枝——杨柳的枝条。杨柳,一种常绿乔木。枝,这里指柳条。 2. 嫩叶柔条次第摧——嫩绿色的柳叶和纤细柔软的柳条依次被折断了。次第,依次、按次序。摧,折断。 3. 更无情绪傍章台——再也没有什么情绪像以前一样在章台上出现。情绪,这里指情事、感情。傍,依附、亲近。章台,汉代皇宫中供人休憩的地方(今北京西长安街)。 4. 独怜一树江潭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