淰淰波光冱晓寒。梨云如雪雨初残。婆娑写出龙池影,难着沧洲画稿看。
杨柳枝:词牌名。
淰淰(ù yù):波光闪烁的样子。
冱(hù)晓寒:早晨的冷气。
梨云:梨花。雪雨: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雨。残:未尽。
婆娑(pó suō):姿态柔美,随风摆动的样子。
写出:显现出来。
沧洲:指江湖。
沧洲画稿:即江湖风景的画卷。
赏析:这首词是《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中的一首,借比竹余音韵。上片写蓟门春柳之景,下片写对春柳的感发之情。全词意境开阔,笔意空灵,清丽自然。
淰淰波光冱晓寒。梨云如雪雨初残。婆娑写出龙池影,难着沧洲画稿看。
杨柳枝:词牌名。
淰淰(ù yù):波光闪烁的样子。
冱(hù)晓寒:早晨的冷气。
梨云:梨花。雪雨:像雪花一样洁白的雨。残:未尽。
婆娑(pó suō):姿态柔美,随风摆动的样子。
写出:显现出来。
沧洲:指江湖。
沧洲画稿:即江湖风景的画卷。
赏析:这首词是《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中的一首,借比竹余音韵。上片写蓟门春柳之景,下片写对春柳的感发之情。全词意境开阔,笔意空灵,清丽自然。
瑞龙吟 邛都本事,借清真韵 邛都路。 愁浅跳舞锅桩,际天花树。 凄凉持节文园,绣衣负弩,牵情是处。 屡延伫。 凭吊冕山孙水,镂关开户。 何须典册高文,也应自笑,题桥旧语。 前度。 临邛酤酒,鹔鹴轻贳,庭花差舞。 生恐倦游相从,眉黛非故。 琴心赋笔,安用钱刀句。 低回尽、蛙泸镜影,虹桥弓步。 泪洒南云去。 暮霞散彩,春蚕乱绪。 池柳缫千缕。 归梦远、西窗灵风催雨。 瘴花似雪,木棉成絮。 注释
这首诗是作者在薛冬树的画梅上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忆旧游:回想过去的经历或往事。 2. 题薛冬树画梅,赠梁叔子:在薛冬树绘制的梅花上作诗赠送给梁叔子。 3. 记栖霞葬玉: 回忆在栖霞山埋葬玉石的情景。 4. 舜庙闻韶: 在舜庙里听到韶乐(一种古代的音乐)。 5. 孤雁愁听: 孤独的雁鸟因思念而感到哀愁。 6. 筹笔厌言兵: 厌倦用笔头谋划战争之事。 7.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犯渡江云·邛都本事,借清真韵》。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高城东去路,锦陂沁绿,屐齿护圆沙。 - “高城”:指的是一座高大的城墙。 - “东去路”:表示通往东方的道路。 - “锦陂”:指美丽的水塘或湖泊。 - “沁绿”:形容水中的颜色为绿色。 - “屐齿”:这里指的是鞋底,即穿在鞋子上用来行走的木制或竹制的部分。 - “护圆沙”:用鞋底保护着圆形的沙地。 2.
【译文】 惜红衣,再题冬树画梅,用石帚韵。 桂管雕年,梅边送日,嫩寒犹力。 燕寝凝香,南枝破愁碧。 生绡澹染,聊自写、清寒仙客。 疏寂。 冬树远怀,托栖霞游息。 青萝古陌。 茶爨桃薪,泥香怨红藉。 魂归路远瘴国。 郁江北。 貌出几枝冰雪,留证劫灰经历。 向茜纱橱畔,争识故人颜色。 【注释】 1. 惜红衣:词牌名,又名“惜尊酒”。 2. 雕年:雕刻精美的年份。这里借指雕刻精细的桂花。 3.
诗句: 1. "绿意赋绿菜" - 描述诗人采摘的新鲜蔬菜,绿色如同诗中的主题。 2. "终朝采绿" - 表明这是一天的工作,诗人在早晨就起床去采集绿色的蔬菜。 3. "奈涧深水冷,曾不盈掬" - 描述了山涧的深处水流寒冷,以至于连一捧都装不满。 4. "晞发阳阿,怀远伤今,无言自媚空谷" - 描述了诗人在阳光明媚的地方(阳阿)晒着头发,心中怀念远方的人和事,但因为无法言说,只能默默地赞美自己。
【注释】 (1)二郎神:唐玄宗时,杨贵妃曾随唐玄宗至骊山华清宫。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逃往四川途中,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玄宗回到长安,作《二郎神》曲以怀念杨贵妃。“忆浯溪”句意即回忆起在浯溪的旧游。 (2)眉山杨西村恢:指杨慎(升庵),字升庵,号沧溟,明朝文学家。“叔子”是作者对杨慎的尊称。 (3)“玉虹倚碧”句:形容水光与云影相映,宛如一幅画中之景。 (4)“广国雄才”句
这首诗的意境是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景。 第一句:“画省喧笳鼓”,描述了画省(古代宫廷中的一个区域)里喧闹的音乐声。这里使用了“喧笳鼓”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嘈杂和混乱。 第二句:“边风急,穷秋烟暝催暮”,描绘了秋季的边风急促,天色渐晚的情景。这里的“穷秋”指的是一年的最后阶段,“烟暝”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 第三句
诗句翻译: 篱笆旁殷红的朱槿花,汀洲疏离地生长着红色的蓼花。秋天的景色让人感慨,珍惜秋天的色彩。 枫叶变黄了,大雁南飞,寒霜浓重时,蝴蝶蜕皮,离愁自生如虫沙。 回忆乘车随行的场面,向锦川梅园,餐饭与同僚加餐。 刚采摘的新鲜梅子心情愉快,天气转凉却更思念家。 鸾弦声韵和谐,合奏金笳之音。 你吹响琼箫,歌声凄切,令人心碎,羞于面对异国的花。 云鬓未染秋霜,风姿绰约,情感漫溢,重逢再世也难以言喻。
【注释】 天涯:比喻极远的地方。梦绕:梦境萦绕,即梦游。疑冢读香铭:在坟墓前诵读《瘗旅文》,以寄托哀思。湘卿:指屈原。写怨缘情:用诗来表达怨恨和情思。茜窗:红色的窗户。流莺:黄莺。亭:水边的亭台。干卿底事春池皱:为什么搅动着池水,使水面上起了皱纹呢?干卿:干你的什么事。芳韶:美好的时光。华鬘(huán màn):花环、花冠。劫换:佛家用语,意为轮回转世。碑字金生:佛家用语,指因果报应
扬州慢 闻新津临邛变耗,依白石谱,自写愁怀 云恋琴台,曲浓脂井,买春曾驻初程。 喜临邛酒美,剔古瓮苔青。 指严道征骖未返,坏云山压,童竖骄兵。 听喧喧、笳鼓危心,飞度层城。 倦游厌旅,计归途、屈指堪惊。 怕玉斧金潾,黄泥紫地,关塞无情。 料有失群哀雁,难成字、咽断离声。 尽书空何计,囊琴前去愁生。 译文: 听说新津和临邛遭遇了变乱,于是根据白石谱子,自己写了一首愁怀。 云儿留恋着琴台
解析与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描述一位游冶郎(即风流倜傥的少年)每天在章台(古代长安城的一个地名,常与文人墨客交往之地)附近游荡的情景,而这位游冶郎最终被一枝杨柳所吸引,因为杨柳为他系上了马鞍。 1. 注释与译文: - 杨柳枝词:杨柳枝,通常指柳树的枝条,此处特指杨柳。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谁家游冶郎:谁家的游冶郎
【注释】 1. 珍禽:指鸳鸯。珍,珍贵。 2. 画眉:古代妇女的发饰,用青黛涂在眉毛上,形如眉,所以叫画眉。这里借指女子。 3. 相思:思念爱人。 4. 钗(chāi)头:发钗。 5. 偷立:偷偷地站在那里不动。 6. 知:懂得。 7. 郎处:指丈夫那里。 8. 红豆子:红豆树所结的果实,古人常用来比喻思恋的人。 9. 双(shuāng)双:成对的。 10. 取得:得到。 11. 系红丝
杨柳枝二首 其二 飞花飞絮点春阴,化作浮萍那易寻。 楼外莫栽杨柳树,看他离别最伤心。 诗意与译文详解 诗句解读 1. 飞花飞絮点春阴: - “飞花”和“飞絮”描绘了春日里飘散的花瓣与柳絮,它们在春风中轻盈地舞动,仿佛带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点”字在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这些飞舞的物质如何为整个春天增添了一抹温柔而哀伤的颜色。 - “春阴”则是指春天多云或多雨的天气
杨柳枝二首 其一 东风无力落花轻,界破桃腮柳眼明。 除却游湖无个事,但拈红豆打黄莺。 注释与赏析: - 东风无力:东风无法吹动飘落的花瓣,暗示着春日的温柔和力量的不足。 - 落花轻:花瓣轻轻落下,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增添了一种春天的柔和氛围。 - 界破桃腮柳眼明:桃花的腮红和柳树的新芽在春风中显得格外明亮,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除却游湖无个事:除了游览湖泊之外,无事可做
杨柳枝 杨柳树枝条柔美,水面映出婀娜身姿,波光粼粼中柳树姿态绰约,如同两朵盛开的花朵。 风吹过来搅动水色,使得春江景色模糊不清,无法形成一幅清晰的画卷。 译文: 杨柳枝条柔美而优雅,水面上倒映出她的身影,波纹荡漾间,她的身姿显得格外娇媚动人。风拂过水面,搅动着水色,使得春江的景色变得朦胧而迷离,仿佛失去了原有的清晰轮廓。 注释: 1. 杨柳枝:指垂柳或杨树的枝条。 2. 袅娜(nǎo nā)
杨柳枝十首 其七 尽有风流似昔年。几回恨雨复颦烟。 生来不入灵和殿,恐被君王一晌怜。 注释:柳树的枝条像流水一样美丽动人,就像过去的柳条舞动着,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风情。每次看到细雨蒙蒙,烟雾弥漫,我都会为那些随风起舞的柳枝感到惋惜。柳树天生就没有进入皇宫,恐怕会被皇帝一时的喜爱,但最终也难逃一刹那的怜悯。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柳枝在春风中翩翩起舞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柳枝的美丽与风韵
《杨柳枝》 杨柳枝,杨柳枝。 婀娜轻盈随风舞,柔美娇媚惹人怜。 石黛弯环镜里颦,罗窗闲踏绕街尘。 生憎灞岸吾离恨,飞趁雕鞍更着人。 注释: 杨柳枝(yǐliúzhī):唐代教坊曲名,因柳枝词调而得名。 婀娜:姿态优美动人。 轻盈:轻快柔和。 随风舞:随风飘扬、起舞。 石黛:即石黛粉,用墨汁和青石末等配成的颜料。 镜里颦:指女子梳妆打扮时,在镜子中顾影自怜的样子。 罗窗:用丝织品装饰的窗户。 闲踏
杨柳枝二首 其二 桂楫兰舟载玉箫。 秦淮月冷夜迢迢。 白门朱桁无穷树,唯有垂杨是六朝。 注释: - 桂楫(jiái)兰舟:用香木制作的船桨,这里指船。 - 玉箫: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 秦淮:秦淮河,古代南京的一条河流。 - 月冷夜迢迢:月光下,夜晚显得格外漫长和寒冷。 - 白门:古称南京城门,位于今南京市南。 - 朱桁(chéng):红色的横梁。 - 垂杨:柳树。 - 六朝
杨柳枝二首 其一 杨柳依依,春风轻拂,叶间露珠闪烁。临池画楼,断烟疏雨,叶声萧瑟如愁。 谁能数得,垂杨叶上?一片飘零的愁绪。柳影婆娑,风中摇曳,似诉离人哀怨。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柳林的画面。柳树随风轻摆,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和寂寞。诗句“一叶垂杨一点愁”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愁思与哀愁。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的春天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一点芳心作意酸 - 描述小城的梅花,虽然只是一朵,但已经展现出它独特的芳香和美丽。这里用“一点”来形容梅花的娇小,而“芳心作意酸”则描绘了梅花那股清新而又略带酸涩的香气,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预知年事有雕残 -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和预见性。梅花虽然美丽,但也预知到自己的年岁将会因岁月的侵蚀而凋零
杨柳枝·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曾伴惊鸿妙舞来。灵和千树换新栽。虬柯半死新稊在,犹自依依九子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曾伴惊鸿妙舞来”: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枝如同仙女般的轻盈,随风翩翩起舞。这里的“惊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柳枝的舞蹈则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 “灵和千树换新栽”:这句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用“灵和”来形容春天的神奇力量
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 千缕愁萦更梦萦。搓绵弄絮岂无情。因风面旋犹胜舞,飞度层城路不明。 注释: 这首词的大意是:千缕的柳丝缠绕着愁思萦绕着梦境,在梦中与柳絮纠缠不清。风吹柳树,柳絮飞舞,仿佛在跳舞一般。它们飞过了层层高楼,使得路上的行人都看不清楚。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以春风中的杨柳和柳絮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译文】 杨柳枝,蓟门的春柳,借比竹余音韵。半遮掩着宫墙半覆盖着堤,落花无情让晚莺啼鸣。自从听到黄竹子的歌声断了,青雀归飞不肯向西飞。 【赏析】 《杨柳枝》,即《折杨柳歌辞》,是唐代教坊曲名。本诗以写景起兴,抒发离情别恨,表达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深情。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用词贴切,意象生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佳作。 首句“杨柳枝,蓟门春柳”,点题,表明是蓟门的春天
注释:杨柳条,是蓟门春天的柳树。三十首春柳词中,借喻了竹的余音韵律。 莺梭燕剪两差池。织得霓旌卷凤旗。婀娜新华宫畔路,暗黄犹映万年枝。 注释:莺在织布,燕子在剪刀,两种不同的工作都在同一时间进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织出的霓裳羽衣,卷起凤旗,展现出了华丽的景象。婀娜的枝条生长在新华宫的旁边,黄色的叶子虽然已经暗黄,但是仍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仿佛是万年的树枝一样,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赏析
注释: 隋宫殿脚汉宫腰:隋朝的宫殿和汉朝的宫殿,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建筑。这里比喻柳树在蓟门(今北京)一带生长得旺盛。 舞送飞红过便桥:指春风吹动柳枝摇曳,柳絮随风飘落。飞红即飘飞的花瓣,便桥指的是附近的小桥,形容柳絮随风飘落在附近的小桥上。 不管兴亡管离别,休将旧恨问新条:无论国家兴衰,不要过于在意个人的离别之情;不要再去追问新长出的柳条是否还记得旧日的恩怨情仇
注释:杨柳枝条婀娜,随风摆动,仿佛在诉说往事。露叶烟条尚未枯萎的柳树,似乎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正是清明时节,人们去西园祭拜逝去的亲人,柳枝摇曳如同在哀悼逝去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柳树的美丽与哀伤。首句“杨柳枝 · 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借比竹余音韵”直接点明了题目,表明这是一首描绘蓟门春柳的诗作。颔联“颦青亸碧殢人怜。露叶烟条未翳蝉”则描绘了春天里,柳树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颈联“正是清明西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