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诗句如下: 飞絮空濛锁画楼, 年年寒食听离留。 争信龙池三二月, 片风丝雨欲惊秋。 注释与赏析: 1. 飞絮空蒙锁画楼: - 描述了春天时,柳树上的飞絮(柳絮)随风飘扬,给人一种朦胧而轻盈的感觉,仿佛它们像轻纱一样覆盖了整个画楼。这里的“锁”字形象地表现了飞絮密集、无法逃脱的景象。 2. 年年寒食听离留: - “寒食”是指清明节前的一个工作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扫墓并纪念逝去的亲人
《杨柳枝·拟花闲》赏析 春风拂过,长杨如旧,眉样倾城。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在春天中的风姿,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柔美景色,更隐喻了人物的风韵与才华。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将长杨树的风姿与人的美貌相比,使得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自然之美的存在。 诗中“春风软入朝元阁”,以“朝元阁”喻指文人学士之所,暗示着文人雅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
【注释】杨柳:柳树。粉絮:柳絮,白色的柳絮。金条:黄色的柳枝。桑叶:即桑椹(sānɡshèn),一种植物。低边:指柳叶下垂的样子。细腰:形容柳条柔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白蝶爱翻轻粉絮,黄鹂偏上缕金条。后两句写双眉桑叶凭君看,无奈低边是细腰。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把柳树枝条比作美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白翼”二句用比喻手法,把柳絮比作轻薄的蝴蝶
【注释】 杨柳枝:即《杨柳枝》歌的歌词。花萼楼前:指杨贵妃的寝宫,在长安。美人剪彩自寻思:指杨贵妃思念唐明皇时,剪了一片柳叶作为信物。千丝万丝谁作样:形容柳树的枝条细长柔软,难以描画。总似一条眉:比喻那柳条就像美人的眉毛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写杨玉环思念唐玄宗的诗,以柳条比喻美人的头发和眉毛。首句“花萼楼前杨柳枝”描写了杨玉环居住的地方;第二句“美人剪彩自寻思”是说她思念唐明皇
注释:春光如梦,杨柳枝在轻风中摇摆,仿佛是在向人倾诉衷肠。春风拂过,柳叶轻轻摇曳,犹如少女的秀发随风飘荡。杨柳枝条柔软,婀娜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妩媚。 译文:春光如梦,杨柳枝在轻风中摇摆,仿佛是在向人倾诉衷肠。春风拂过,柳叶轻轻摇曳,犹如少女的秀发随风飘荡。杨柳枝条柔软,婀娜多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她的妩媚。 赏析:诗人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一幅杨柳依依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
注释:杨柳枝条初被绿尘覆盖,大堤边,弱质纤纤。风雨来临,柳枝摇曳生姿。但请情郎东皇陛下不要再吹箫奏曲了,不要让我再次乘上那艘远行的大船回到广陵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绿尘初暗大堤边”描绘了杨柳初长的景色,暗示着女子在等待情人;二句“弱质丝丝风雨前”则写出了杨柳柔弱的风姿和风雨中的娇美,突出了女子的美丽与娇柔;三句“情向东皇休再发”以东风为喻
注释: 杨柳枝:唐代教坊曲名,属《梁州》或《胡茄》。因柳叶细长、色绿而称“杨柳”。又名“折杨柳”、“杨柳枝”。词牌有《杨柳枝》、《小杨柳》、《河满子》等。本首诗即咏柳之作。其一: 送路经春金线长,雁归欲寄泪千行。 分明不是宫车陌,闲误风前作晓妆。 赏析: “送路经春金线长”,这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道路像一根根金色的线一样,漫长又漫长。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道路两旁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注释:杨柳枝生长在章台大道旁,它曾经长在栗里旧门的前面。 行人被它的美丽所吸引,却常常折来观赏。 我宁愿伴着美酒醉眠,也不愿被行人折去欣赏。 赏析:这首诗以杨柳枝为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自己的人与事的厌恶。 首句“杨柳枝生长在章台大道边”,描绘了杨柳枝生长的环境。章台大道是长安城内的一条繁华街道,杨柳枝生长在这里,象征着生机勃勃和繁荣昌盛。 第二句“它曾经长在栗里旧门的前面”
【注释】 杨柳枝词 其二:柳枝词。唐时,宫中女子多以咏柳为词,借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思念或怨情。帘卷青青水殿凉,晓妆随手斗眉长。含颦(qín)待与君王折,一月看花到上阳。 “杨柳”句——指在水殿中见到杨柳,感到清凉。帘卷,即帘子撩开。青青,绿油油的样子。水殿,泛指水上宫殿。凉爽。 “含颦”句——见《史记·外戚世家》载,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注释:轻烟笼罩着太阳,影子摇曳婆娑。露水沾湿的树叶曾经走过皇帝的辇车。皇宫之门近在咫尺却看不见,每年离别都是如此频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了宫女因身居深宫而无法自由,只能在宫中度过每一天,只能通过窗户看外面的风景。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轻烟笼罩着太阳,影子摇曳婆娑。第二句写人,露水沾湿的树叶曾经走过皇帝的辇车。第三句写事,皇宫之门近在咫尺却看不见,每年离别都是如此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