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淮
【注释】 牡丹:指牡丹花,又名“富贵花”。 降作:降临;来到。 葵萼:葵花的花朵。 绮绣:绚丽多彩的丝织物。这里代指美丽的女子。 笙歌窟里尘:指歌舞升平的社会。 鹧鸪啼老梦中春:鹧鸪鸟鸣是春天的象征,但诗人却因战乱流离,无法见到,只能在梦中听到,所以有“鹧鸪啼老梦中春”之句。 【赏析】 此诗写于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此时诗人已经五十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做官。 首联写牡丹花神降临人间
牡丹百咏 司花未省是何神,不合教渠尽领真。 方半吐时偏惬意,到全开日便愁人。 红云冷惨枝间露,绿雾香流叶底尘。 一曲山香莫轻舞,临轩方欲赏长春。 【注释】: 牡丹百咏:对《牡丹》组诗的统称。“牡丹”即“国色天香”。 司花:主管花卉的神祇。 何神:什么神? 不合:不应当;不应。 教:让;使。 领真:领受、领会。 方半吐时:指牡丹初开的时候。 偏惬意:很惬意。 愁人:令人忧愁。 红云:红色的云彩
牡丹百咏 榆荚雨疏还养神,楝花风急欲侵真。 偷藏翠叶栖边鸟,戏摘赪葩醉后人。 细看始能知绝韵,偶飞深为惜娇尘。 对花我欲长歌舞,怕数阶蓂几荚真。 注释: 榆荚雨疏还养神,楝花风急欲侵真:榆荚(yú jié)在细雨中落下,仿佛是在养神,而楝花(liǎn huā)的微风急速吹来,似乎想要侵占这盛开的真花。 偷藏翠叶栖边鸟,戏摘赪葩醉后人:偷偷地藏在翠绿的叶子下,让鸟儿也误以为是真花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1. 百味狂香三昧神,就中谁解独知真。 2. 开临玉女窥窗处,赏许金貂换酒人。 3. 鹤顶映来犹尚色,马蹄踏去易为尘。 4. 遍凭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春。 我们将这些诗句和对应的关键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百种香气中只有一种最能吸引人,但谁能知道这最香的香气呢? 2. 打开窗户就能看到像玉女一样的美景,欣赏的人会想要用金貂换酒品尝。 3.
【注释】 碧池:指花丛。巧传神:形容画或诗的描写生动逼真。黠(xiá)蚁:一种小昆虫,形似蚂蚁而大。行识路:比喻善于辨别方向。狂蜂:蜜蜂。叶底去随人:比喻追随人烟稠密之处。胭脂雪:胭脂色如雪,用来形容花瓣白而艳。落尽犹香锦绣尘:落瓣虽已凋零,仍留下清香。 清平:宋仁宗赵祯年号,公元1064—1085年。旧时调:指宋初词人张先所作的《清平乐》。 【赏析】 牡丹是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最后分析艺术效果。 此诗写牡丹的繁盛,也抒发了作者对花落人亡的伤感之情。 首联“十分娇处十分神,一度看来一度真。”写牡丹盛开的情态:在它最为娇艳的地方,它的神态最为传神,在它最为娇艳的姿态下,它的美态最是真实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赏析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内容主旨。②思想情感。③艺术手法。④语言风格。⑤表达技巧。古诗鉴赏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分析诗歌的内容,即把握诗意;二是欣赏诗歌的语言,即鉴赏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答题前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其作用,最后点明其效果及影响,注意不要遗漏了要点。本题中,“乾坤淑气毓为神”的意思是:天地之间充满了美好的气息,孕育出了神灵般的牡丹花
这首诗描述了牡丹的美丽与魅力,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牡丹的娇柔、高雅和艳丽。 “娇柔无朵不舒神”,这句诗描绘了牡丹娇嫩柔美的特性,没有哪一朵牡丹是不舒展开来展示其风采的。这里的“舒神”可以理解为展露出美丽的姿态,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吞尽群花意外真”,这句诗表达了牡丹超越其他花朵的特质,它能够吸收并融合所有的花香,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注释】 檀心:牡丹花心。 玉树:古琴曲名。 东家小妇:指诗人的妻妾。 【赏析】 《牡丹百咏》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组诗,共五首。这是第二首。诗中赞美了牡丹的艳丽和高贵,同时通过牡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首句“半吐檀心已露神”,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情景。檀心指的是牡丹的芯部,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朵的丰满和饱满。“露神”则是指牡丹花朵的香气四溢,仿佛有神灵附体一般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谁道元舆赋有神,个中风味语难真: 谁说元稹(元舆)的《牡丹》赋写得很有神韵?其中蕴含的意境和韵味确实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 - 半庭迟日晴薰骨: 阳光透过庭院洒下,让整个院子都沐浴在温暖的光辉中。 - 四座香风暖袭人: 周围充满了花香,让人感觉到温暖,仿佛被香气包围。 - 枝弱不胜霞朵重: 牡丹的花苞虽然娇小,但它们承受不了太多的花瓣重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