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沈
【注释】 “生来”二句:意为:你天生的性情就如此井然有序。 “阳自”二句:意为:太阳从东方升起,万物开始生长;你的地位也如同这初升的朝阳,充满希望和生机。 “若信”二句:意为:如果你相信这里就是你的天地,那么在这里专心致志地努力,成功就在望。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抒发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抱负。首联以井喻人,言人应如井一样有条理、有规则。颔联写人生贵在自信,只要心中有理想、有信念
译文: 人们想成为圣贤,但回归内心,反求诸己,不自欺。与人交谈时担心没有十步之远的诚意,坚持自己的行为却害怕有虚假的言辞。虽然固执但并不认为必须这样做,独自行走也不愿寻求善行。当紧要关头,常保持内心的自在,除了真诚之外没有其他的老师。 注释与赏析: 1. “时人欲作圣贤归”:这里的“圣贤”指追求道德修养和智慧的人,他们希望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 2. “反己由来自不欺”:意指通过自我反省和实践
【注释】 谈命:谈论命运,指人的命运。谁称:谁说。妙莫穷:奇妙无穷。圆机:圆融的机运,指天意。端:完全;彻底。与天通:天意与人的机运相符合。试看:试加考察、观察。今日飞腾者:今天飞黄腾达的人。多在当年许与中:很多是当年被推荐的人当中。 【赏析】 这是一首劝戒之诗,勉励后进要立志高远,努力进取,不要满足现状,安于现状。诗的前两句写“谈命”,说人的命运如何奇妙无穷,天意如何与人的命运完全相符
胥村 楚国当年滥政刑,子胥何事亦鞭平。 当时若有权轻重,止合终身去郢城。 注释:楚国当年滥用刑罚,伍子胥为何也要被惩罚呢?如果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权衡权轻与重,他或许就不会被迫离开郢都了
次刘子融言诗之韵 尝试将风月共君吟哦,识处应须出旧科。 【注释】 “试将风月”意为试着和风、月相对吟哦,这里指诗歌创作;“旧科”,指前人已写过的诗词。 【赏析】 此句是说,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要努力地尝试着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作品。同时,也要学会从古人的诗词中汲取养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吟咏性情当自得,敷张华藻第差讹。” 【注释】 “吟咏”,指吟咏自然景物
【解析】 1. 曾景山犹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参,名参字子舆,鲁人,是孔子弟子中德行最突出者,故称他为“曾子”。 2. 能于一唯间:能于一悟间,意为在一问之间。 3. 顿悟冠三千:顿悟指顿然觉悟,即突然明白过来。冠三千指以孔子之高,亦不能及。 4. 赏析:此诗表现的是作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领悟,表达了对孔子学问渊博、思想精深的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 【答案】 ①译文:曾参
【解析】 本诗为咏武夷山水之作。首联“四曲游人欸乃歌,旧矶千古老渔蓑。”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武夷山的四曲中,游人在水波不兴的环境中吟唱着渔歌;古老的矶石上,渔翁披蓑衣垂钓,显得悠然自得。颔联“题诗岩下人来往,春雨年年长绿莎。”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岩壁之上,诗人或游客留下题诗,往来不绝;春雨如注,滋润着满山的绿草。 【答案】 ①游人在水边吟唱渔歌。 ②在岩石旁留下题诗。
【注释】 考亭:朱熹讲学之地,在建阳考亭山麓。云谷:指朱熹讲学之地。 正传:正统的传承。 穷理致知:即“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主敬:以诚意对待万事万物。《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切问、近思都是以诚意来对待。” 道齐贤:与贤人一样有道德修养。 凌云端拟陈三策:比喻高才大略。凌云,形容才智出众。陈,陈述。三策,指《隆中对》,为刘备向诸葛亮陈述的三分天下的策略。
积雨添泉脉,寒来送两山。 南风北窗下,午梦听潺湲。 注释: - 积雨添泉脉:形容雨水积聚后,泉水的流动更加明显,如同脉搏一般。 - 寒来送两山:冬天来临,山间的树木开始凋零,仿佛是被寒风吹走了生机。 - 南风北窗下:在南方吹来的微风中,我坐在北方的窗下,感受着季节的变迁。 - 午梦听潺湲:中午时分,我在梦中听到了潺潺的溪水声,如同大自然的乐章。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季节变化的诗
注释: 悄悄园林世味长,碧云疏散暮天光。 默默无闻地度过漫长的人生,看着夕阳在天边渐渐落下。 且宽礼乐兴江左,厌听干戈暗洛阳。 暂且放下对礼乐的重视,让战争的烽烟不再笼罩着洛阳。 梨叶尽时无伏暑,竹阴深处有馀凉。 到了秋天,梨叶落尽了,没有了夏日的炎热;而在竹树的浓荫下,又有了凉爽的风。 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 慢慢地去领会其中的深意,何必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烦恼忙碌呢?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