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译文】 冬末春初,霜林惨淡,溪边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矮窗曲屋,夜深人静时烧香祈福。灯芯垂落,滴落在芭蕉上,听着雨声,心中烦闷不安。 约定了归期却还没有定下来,一夜之间梦魂飘荡不定。知道这会勾引许多情愫,真是让人感到闷闷不乐。无人问津,说给画楼听也不相信。 【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 惨惨:形容天色昏暗的样子。 弄影:指梅花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矮窗曲屋:矮小的窗户和弯曲的房屋。 “人已静”二句
【注释】 楼外:城外。轻阴:微云。澹:淡。春淡,即春意淡淡。伫:立着。杏梢:杏花枝头。寒食雨:清明时节的细雨。油壁:绘有彩绘的车子。梁苑路:故址在今河南开封一带,是东晋时期有名的贵族居住区。千树红云:满树红花如云霞。空梦去:徒然地回忆往昔。惊见:突然看见。此花:这里指杏花。须折取:一定要折下来。明日:第二天。满城传侍女:城中人人都在传播这件事。情知:自然知道。醉里惜花深:醉酒时更珍惜花朵。留春住
醉笑相逢能几度,这句诗意指在欢乐的聚会中,人们的笑容与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无数次的重逢。表达了诗人在欢聚时对这种短暂而美好的时光的珍惜。为报江头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女;这里的“为报江头春且住”意味着诗人为了留住春天,不让其离去,而主人今天是个行人,红袖舞动、清歌女唱。这些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美好画面,人们在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凭仗东风教点取,三月柳枝柔似缕;这里“凭仗东风教点取”
【诗句】 天仙子·其二·郑毅夫移青社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泪溅。亭下花空罗绮散。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鼙声断。惆怅不如船尾燕。 【译文】 手持符节归来时,初见飞雁成群。万家灯火已经点亮。我如同凤凰在龙标的高第,却身居凤巢之底。堂前风景如此遥远。江边桥头景色迷人。歌声响起,花瓣随风飘散。旌旗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
【解析】 本诗为词人观舞之作,全篇以“观舞”为线索,通过描写舞者的服饰、动作、神态,来表现其舞蹈之美。首句“十岁手如芽子笋”,写舞者年纪幼小,手如嫩芽的竹笋,写出了舞者年幼娇柔的特点。接着“固爱弄妆偷傅粉”,说明她喜欢化妆,并偷偷地抹上一层香粉,写出了舞者爱美之心。“金蕉并为舞时空,红脸嫩。轻衣褪”,写舞者头戴金翠翘头冠,身穿五彩绣花长袖衫,身姿绰约,轻盈飘逸。“春重日浓花觉困”
【注释】公择:
【注释】 三月:春季。灞桥:古桥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 依依:形容柳树随风摇摆的样子。飞到处:飘荡到各处。 雪球:比喻柳絮。轻扬:轻盈飘扬。弄精神:撩拨人的神情。 只恐舞风无定据:恐怕这阵风儿来去不定。 着人:沾人。容易着人容易去:容易让人接近。 肯将:愿意把。心绪:情感思绪。才郎:年轻有情的男子。 待拟处:准备如何处置? 终须与:一定要与……结合。作个罗帏收拾取:做个帷帐收起来。 【赏析】
【解析】 题中“天仙子”是词调名,此词为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花月楼台,下片写人月西楼,全词以花喻美人,以月衬美人,用典多,含蓄婉转,富有情致。 天仙子 白玉为台金作盏。香是江梅名阆苑。年时把酒对君歌,歌不断。杯无算。花月当楼人意满。 译文: 白色的台阶砌成金的杯盏。香气来自江边的梅花而美名出自阆苑。每年的时候我拿着酒杯面对君王唱歌,歌声永不停歇。酒杯空了也无人计算。在花月楼上人们意兴盎然。
《天仙子·七月十五日寿内》是一首七言绝句,由苏轼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 “一夜秋光先著柳。” - 注释:一夜之间,秋意已悄然降临在柳树上。 - 赏析:开篇即以秋天的气息渲染背景,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化。 第二句: “暑力平明羞失守。” - 注释:炎热的暑气在清晨已经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 - 赏析:这句表达了夏天炎热消退的景象,为下文描述秋季的到来作铺垫。 第三句:
《天仙子·寿陈倅八月十五》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贺寿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下片写意,抒发了对友人的祝贺之情。全词以景起兴,借月明之景,赞颂友人之贤德,表达对友人的敬慕之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译文: 风和月亮将秋天分成一半,昨夜月明今夜月圆。有人吹笙鹤驾御着清风来到,玉绳转动,银河也变得暗淡。凉气侵入天孙的云锦段。 笑捻桂枝香婉转,十字金字光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