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诗句:国人久倚东园望,拟筑沙堤到广陵。 此诗描绘了国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建桥至广陵的愿望。诗人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展现了战争之后的荒凉景象,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同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战乱时期的通信困难,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则刻画了诗人忧虑与苦闷的内心世界。整体上,这首诗既展现了国家兴衰的历史沧桑
【注释】 洛邑:指河南洛阳,古称洛邑。僧:佛教僧侣。莫慞惶:不要惊慌失措。发:指发出声音。剩扬:大声喧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西江月》。谜面写的是洛邑寺中的一位和尚在说话的情境。谜语的关键在于抓住“我未发,汝剩扬”这一关键语句,从而推断出谜底。从谜语的内容来看,这位和尚说的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别人的事;而别人又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所以才会“莫慞惶”。由此可以推测出
注释:僧人的头,像弹丸一样小,解字义时,又如团团的月亮。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和尚与僧人的形象特点,以及他们解字时的专注神情。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韵味。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人的赞美之情
注释: 道善,即道生,南朝梁代僧人。何曾善:道生在佛教界并不以善著称。言兴:道生并没有真正兴起大乘佛教的教义。 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如来佛的火焰已经烧掉了一切,现在只剩下一群僧人。这里的“群”是复数的意思,表示很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寺庙火灾后的情景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道生和尚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看法和态度
僧头似弹丸,解义亦团栾。
静泰语,莫慞惶。 我未发,汝剩扬。
道善何曾善,言兴且不兴。 如来烧赤尽,惟有一群僧。
李荣是宋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以及文化成就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下是对宋代诗人李荣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李荣是宋朝的诗人,生于唐末五代时期,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他与唐朝的卢照邻等有深厚的交往,并与女道士王灵妃有过一段恋情,后因王灵妃而弃之,此事件在骆宾王代灵妃作诗时有所体现。 2. 文学地位:李荣擅长诗歌,喜嘲谑论辩。他的诗作风格幽默诙谐,语言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