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祖
注释: 零露瀼瀼,指秋夜之露水晶莹。夜气浮:夜气轻浮。 嫩寒差力五更头:形容微凉的夜气让人感觉无力,难以抵御寒冷。 邻鸡啼破交加梦:被邻家公鸡的啼叫声惊醒。交加梦:交错纠缠的梦境或睡意。 冷浸梧桐月一钩:被冷气侵扰的梧桐树的影子在月亮上投下了一道弯曲的痕迹。冷浸:被冷气侵蚀。梧桐:这里指代梧桐树。一钩:一种弯度很小的弧形,这里指月亮的形状。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夜的景象
注释: 三五同僚一起出仕为官,时间都晚了,公务之余整天心情愉快。回来又被梅花打扰,抽出空闲时间插上几枝铜彝花。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在冬日金陵制幕的一天。诗中通过描绘自己在公余之暇时的心情和举动,展现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傲骨凌霜的品质的赞美
满目凄凉只自知,闲将心事寄琴徽。 无情梁上双双燕,带取秋光一半归。 注释:在秋天的闺房中,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诗人独自感受着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人没有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心事寄托在琴徽之上,弹奏出一曲曲悲凉的旋律。无情的燕子穿梭在高高的屋梁上,它们的身影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与无奈,带着秋天的美景和一半的忧愁飞向远方。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闺房中的心境,通过“月缺偏多感
注释:江南的商人离开家乡去了,忘了回去。他飞奔而去,边塞的尘土扑面而来。我想到那边寒气早一点,所以夜里密实地剪下征衣。 赏析:诗中的“江南贾客去忘归”描绘了江南商人离家远行的情境,表达了他们离别故乡、远离亲人的情感。“扑面边尘自在飞”则描绘了江南商人飞奔而去的景象,表现了他们急切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想得那边寒较早”则是诗人对江南商人的关心和牵挂,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掩昼娇春敛恨浓,莲包欲实又成空。 都缘不肯为云雨,开落非关一夜风。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掩昼娇春敛恨浓:这句描述了白莲(即荷花)在白天的娇嫩和春天的生机。"掩昼"意味着荷花在白日里也保持着美丽的姿态,而"娇春"则强调了春天带来的活力和生命力。"敛恨浓"表示荷花似乎在默默承受着某种哀愁,这种感情深沉而难以言表。 - 莲包欲实又成空: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状态。"莲包"指的是莲蓬
【赏析】 秋意浓,西风夜至。庭中梧桐叶儿被风刮落,一片片飘落下来,落在窗前,窗前一片落叶。诗人昨夜的西风吹得满地落叶,一夜未眠的他,在清晨起来看时,发现窗前的叶子都不见了。 “晓看窗前一叶无”,这一句是说早晨起来一看,窗前的落叶已经不见。“晓看”二字,点明了时间,说明是在早上起床之后。“一叶”,指的就是那一片叶子。一个“无”字,写出了秋风的猛烈,将树叶吹落的情景。 秋天的夜晚,月光清冷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幕府:指军事指挥部。秋来:秋天到来。诸窠(kē):各种窝巢,指军营中的帐篷、营房等。平安号火:指平安的烽火。虏骑:指敌人骑兵。渡河:过河。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时在金陵制幕书事的情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第一句“幕府秋来事更多”,诗人以“幕府”开头,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秋季的军事指挥工作。这里的“幕府”不仅仅是一个地点,更是一个象征,代表着军队的指挥中心
【注释】 元帅谦谦:对元帅的称呼。秦人、越人:都是古代对中原和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同舟客:比喻共同经历风浪的朋友。 【赏析】 《秋日金陵制幕书事》共六首,这是第四首,写诗人在秋日金陵幕府中与幕僚们交往的情况。首句“元帅谦谦尽下情”,“元帅”,指节度使,即地方最高长官,这里泛指节度使幕府中的主官。“谦谦”,谦虚的样子。这两句说,这位主帅非常谦逊,把下情都告诉了自己;“麟堂”,指节度使的府第
【注释】 ①秋日金陵:指秋天的天气,金陵即南京。 ②制幕:古代官名,负责军务。 ③其五:这是第五首。 【赏析】 《秋日金陵制幕书事》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该诗作于公元812年(元和七年)。此诗前四句写幕府生活之繁忙;最后两句以“起家”二字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恶。全诗语言朴实,叙事清晰,用词准确。 秋日,指深秋时节。金陵,今南京市。制幕,官名,负责军事机要。公庭,指官府。天向夜
诗句解读 采菱人散夕阳收 - 关键词: - 采菱人:指从事采摘莲叶、莲子等莲藕的农民。 - 夕阳收:指夕阳西下,天色渐晚,人们开始回家。 冷落西溪风露头 - 关键词: - 冷落:形容景象或环境显得空旷、凄凉。 - 风露头:指风吹过露水沾湿的地方,可能指荷叶上露珠。 飞入白鸥花一色 - 关键词: - 飞:这里用来形容白鸥在水面轻盈飞翔的动作。 - 花一色:指白鸥与莲花的颜色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