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祖
诗句解读 采菱人散夕阳收 - 关键词: - 采菱人:指从事采摘莲叶、莲子等莲藕的农民。 - 夕阳收:指夕阳西下,天色渐晚,人们开始回家。 冷落西溪风露头 - 关键词: - 冷落:形容景象或环境显得空旷、凄凉。 - 风露头:指风吹过露水沾湿的地方,可能指荷叶上露珠。 飞入白鸥花一色 - 关键词: - 飞:这里用来形容白鸥在水面轻盈飞翔的动作。 - 花一色:指白鸥与莲花的颜色相似
《郡圃观白莲其五》是宋代诗人王同祖的作品。下面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 诗句翻译:泰华根株本相同,何分白白与红红。半池只怕霜风倒,输与苍颜百丈松。 - “泰华根株本相同”:泰和华山的根株原本就完全相同。 - “何分白白与红红”:又何必去区分白色的荷花和红色的荷花呢? - “半池只怕霜风倒”:恐怕一半的池塘会被霜风吹倒。 - “输与苍颜百丈松”:最终输给了那些苍老、高大的松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分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荷花池畔竹凉床”,写诗人在池塘边,躺在一张竹席上,享受着夏日的清凉。这里的“荷花”是诗人所见,“竹凉床”则是他自设的,一个清幽雅致的画面就呈现出来了。 “一枕闲消夏日长”,诗人在荷塘边的竹凉床上睡着了,不知不觉度过了漫长的夏日。
诗句输出:娇羞处子临妆后,淡净佳人出浴时。 译文输出:娇羞的少女刚梳妆完毕,淡雅的美丽女子刚从水中走出。 关键词注释:娇羞处子、临妆后、淡净佳人、出浴时、无语倚栏、如有恨、生嫌别岸、污胭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娇羞的年轻女子和一位淡雅美丽的女子在水边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两位女子的美丽和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通过巧妙的对比和转折,表达了对这两位女子的不同情感态度
【释义】:哨马纷纷一水间,渡头分戍要防奸。可怜生计渔舟者,官给旗牌禁往还。 【赏析】:此诗写江边渔民的苦乐。前两句写江边的哨马往来,渡口设兵防守,以防奸人偷渡。第三四句写百姓生活困苦,官府却强令他们不得与外族通婚,不得在江河中捕鱼。最后两句写官府禁止渔舟来往。诗人对百姓的疾苦表示同情,对官府的横暴表示愤慨
【注释】 入夏边烽渐报安:入夏,指进入夏季。边烽,指边境上的烽火。渐告安,意思是渐渐传来边塞平安的消息。 不妨拄笏共观山:不妨,表示可以。拄笏,古代官员持手板(即朝见时用的木制手板)上朝。看山,指游览山水名胜。 西风易把江涛涌:易,容易。把,被。江涛涌,形容波涛汹涌澎湃的样子。 整暇规摹肯放闲:整暇,整齐,这里指治理得当。规摹,指规划设计。肯,愿意,这里表示能够。放闲,指放松、不拘谨。 赏析:
【注释】 幕府:指军政机关。同寅:同僚,指朝廷中做官的大臣。恭和:恭谨和睦。切磋:相互切磋学问。 【译文】 幕府里人才虽少,同僚难得有恭谨和睦者, 在春风中,宾主相会,还留有余力互相切磋,增进学识。 【赏析】 夏日金陵制幕即事其四:此诗为作者入幕后所作。首句“幕府人才不在多”是说幕府中人才不多。次句“同寅难得是恭和”说明同僚中难得有恭谨之人。三、四两句“一堂宾主春风里,剩有工夫到切磋”
岁晚杂兴 其一 拨尽寒灰恨转添,不知片雪点疏帘。 梅花帐冷炉烟歇,架上黄庭信手拈。 注释 - 拨尽寒灰恨转添:形容心中积怨重重,如同堆积的寒冷灰烬,而心中的怨恨又如同被点燃一般愈发增加。 - 不知片雪点疏帘:比喻心境中的烦忧犹如飘落的雪花,轻轻触及了窗帘的缝隙,让人感到一阵清凉,却又带来更深的寂寥感。 - 梅花帐冷炉烟歇:描绘出冬天里,梅花盛开,帐幕内炉火熄灭的景象,暗示着冬日的寒冷和孤寂。
夏日金陵制幕即事 其一 五更三点造辕门,了却文书日欲昏。 出入戴星吾岂惮,要须一饭不忘恩。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夏日金陵制幕即事》是宋代诗人王同祖创作的作品。 2. “五更三点”指的是深夜的时分。 3. “了却文书”是指处理完所有的文稿和公文。 4. “日欲昏”意味着太阳即将落山。 5. “戴星”指在夜晚仍然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6. “一饭不忘恩”意指时刻牢记他人的恩情
释义:时局危险像下棋,形势不利转低危。有志之人却何为,优游自得田家乐。问着朝廷事不知,安享太平不问世。 注释:时势:当时的形势。危棋局:比喻形势险恶。丈夫: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何为(wéi):做什么。输与:归咎于。问著:询问、打听。朝廷:朝廷大事。世事:世间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的愤懑之情的表达。诗的前两句,诗人用“时势危”和“棋局转低”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