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祖
天津桥的注释文本如下: 行阙千重锁暮烟,山如洛邑水如瀍。——孟郊《天津桥》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桥壮丽的景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中“行阙千重锁暮烟”描绘的是天津桥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座桥梁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山如洛邑水如瀍”则形象地描绘了天津桥周围的山水景色,展现了洛阳古城的美丽风貌。 黄尘障断中原路,忍立桥头听杜鹃。——王同祖《天津桥》
释义:时局危险像下棋,形势不利转低危。有志之人却何为,优游自得田家乐。问着朝廷事不知,安享太平不问世。 注释:时势:当时的形势。危棋局:比喻形势险恶。丈夫: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何为(wéi):做什么。输与:归咎于。问著:询问、打听。朝廷:朝廷大事。世事:世间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的愤懑之情的表达。诗的前两句,诗人用“时势危”和“棋局转低”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
诗句释义: 1. “道间晚景” - 描述的是道路旁傍晚时分的景象。"道间"指的是道路旁边,"晚景"则是傍晚时的景色。 2. “断桥流水涵虚碧” - 描述了一座断桥下清澈的流水。这句话中的"断桥"可能是一座古老的桥梁,被水侵蚀后只剩下一部分,而"流水"则意味着水流。"涵虚碧"形容水的颜色和氛围,暗示着水面上反射着天空的蓝色,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3. “远岸空山锁晚青” -
注释:早上来到后,空气清新宜人,我正在处理军务,安排日程。手执蜡烛,先写下公文的签押(表示正式)字样,然后才躺下休息,数着更次等待天明。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夏日金陵制幕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首句点题,“留得气清明”表明天气晴朗。接着写自己忙于军书政务,“吏捧军书课日程”,说明时间紧迫,不得不如此。第三句写自己秉烛批阅文书的繁忙景象。最后两句写自己处理完公务后,便倚枕而眠,直到夜深。全诗语言平易通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需结合诗歌内容和重点字词理解。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晚风来候过淮舟,闲上南徐多景楼。“晚风”点明了时间,“淮舟”指代诗人行船的目的地是扬州或瓜州,“南徐”即南京;落日寒城伴荒草,江南人指是瓜洲。“落日”点明时间,“荒草”描绘了凄凉的景色,“瓜洲”,在今天的江苏镇江市附近,是扬州与瓜州的分界处。“江南”点明了方位,“指”暗示了诗人的情感倾向
【注释】 郑云谷:即郑板桥,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梅窗:指书房中画有梅花的窗户。小春花:指在春天开花的小草,这里借指梅花。云房:指云游四方所居之处。俗哗:指世俗的喧嚣声。昏昏: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指睡意朦胧。尘世梦:尘世的梦,指人世间的生活。旋移石鼎煮新茶:指用石鼎烧水泡上新采制的茶叶。 【赏析】 此诗写诗人爱梅、访梅、品梅的情景。首句“爱梅来访小春花”,以“小春花”代指梅花
【注释】岁晚:一年将尽。杂兴:即事抒情之作。其三:指《岁晚杂兴》的第三首。霏霏:雪下的样子,也比喻雪花纷飞。岁又除: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目断:目光所及,望不到边。数行书:几行书信,指妻子的信。销金帐:用金银装饰的帐子。羊羔酒:以羊羔肉为原料做成的美酒。便学粗人也不如: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做官,但是能够与粗人一起饮酒作乐,也算是有闲情雅致了。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所作
注释 1. 题郑云谷梅窗 其一:这是一首七绝诗,题为“题郑云谷梅窗”,其中“其一”表示这首诗的首句。 2. 匆匆岁月为谁忙:意为时光匆匆流逝,不知为了谁而忙碌。 3. 静倚梅窗到夕阳:意为静静地倚在梅窗边直到夕阳西下。 4. 老菊不知秋已去:意为菊花虽然已经过了秋天,但仍然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 5. 晚风时送短篱香:意为晚风吹拂着篱笆,送来了淡淡的香气。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道考核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直接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飔”“梧”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答案】 译文:趁着初秋的凉风登上小楼,看到突然落下的梧桐叶而感到惊秋;悲伤的心情无法排遣,狂风雨肆虐,数着归鸦懒洋洋地不转头。 赏析: 首联写登高望远,借景抒情。晚趁凉飔上小楼,意谓趁着凉风
【注释】 晚出升州门:晚,傍晚。出,走出。升州,今江苏南京。门,城门。 夜深人语静:夜深,天黑了。人语,人谈话的声音。静,安静。 隔桥风递暗潮声:隔,隔着。桥,桥洞。风递,风吹送来。暗潮声,夜晚的江水流动的声音。 译文: 傍晚时分,我驱马从东城出发,走过三岗路,道路平坦。 深夜,村店中的人已入睡,寂静无声。隔河的桥梁上,传来阵阵潮水涌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