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祖
雨意其二 阴云密布,昼如长夜,归鸦在林中寻觅黄昏。人间春信知多少,只觉轻寒入梦魂。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交合而成之气。绿:绿色。新流:新的水流。宿雾:晚上的雾气。雁湿行无次:大雁潮湿后飞行没有规律。花沾色更鲜:花朵沾上颜色更加鲜艳。对此欣登岁:面对这样的美景感到高兴。披襟弄五弦:解开衣襟玩弄五弦琴。 赏析: 这首诗是李世民创作的一首咏物诗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春燕莺啼,花开花落,昼日如年,懒于采香。后两句写午睡醒来、梦醒人静时听到一声鸣啭的鸟儿在斜阳下啼叫。 译文: 百花盛开的时候,燕子和黄莺忙个不停,白天就像一年那样长,懒得去采香。 午睡醒来,梦回时悄悄无声,只有一声啼叫的鸟儿在斜阳下啼叫着。 赏析: 这是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的抒发,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百花时节燕莺忙,昼日如年懒课香”,这两句是说百花盛开的季节里
``` 云集衣冠拜紫宸,榻前除目报来真。 君恩先到宫门柳,占得人间第一春。 ``` 赏析: 第1节: - 注释:衣冠(指官员等穿戴整齐的人)聚集在皇宫前,向皇帝表示敬意并请求恩准。 - 译文:官员们穿着整洁的服装聚集在皇宫前,向皇帝请求批准。 - 赏析:此句描绘了朝廷官员们聚集朝见皇帝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官场的正式与严肃。同时,也展现了皇权至上的社会氛围。 第2节: - 注释
【注释】: 轻寒漠漠:春日里,细雨霏霏。 半掩扉:门半掩着,形容人闲居无事的样子。 风力不知多几许:不知道风多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首句“轻寒漠漠雨霏霏”,描绘了春天的细雨蒙蒙的景象;次句“春院人闲半掩扉”,则写到了春日里,庭院中的人闲散无聊,只有将门半掩;第三句“风力不知多几许”,写出了春风的温柔,使人难以察觉其力度;尾句“出门只见杏花飞”,则是写出门之后所看到的景象
小立危楼望眼遥,晚烟淡处见湖桥。 【注释】: - 小立:在高处站立。 - 危楼:高耸的楼房。 - 望眼遥:远眺,视线遥远。 - 晚烟:傍晚时分的烟雾。 - 淡处:远处的地方。 - 湖桥:湖边的桥梁。 【译文】: 我站在高楼的顶端,目光遥望着远方,只见烟雾缭绕,湖边的小桥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高处眺望远处景色的情景。诗中“小立危楼望眼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站在高楼之巅
一夜东风换斗杓,千门晓色雪初消。 君王已奏平淮雅,犹自谦冲免会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一夜东风换斗杓: 这句诗描绘了一夜之间的风力变化,东风使得北斗星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象征着时间的推移与季节的更替。 - 千门晓色雪初消: 诗人观察到,随着清晨的到来,原本覆盖在街道上的白雪开始融化,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君王已奏平淮雅:
【诗句释义】 五更三点内门开启,传旨宣召宰相入朝。 皇帝未明就先思考治国理政之事,退朝时常常是过了正午时分。 【译文】 五更三点内门已打开,宣召宰相前来。 皇帝还未天亮就思考国家政事,退朝时常常是过午时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宰相上朝的场面。在封建社会里,宰相作为朝廷重臣,地位尊贵。他们每日早朝,向皇帝报告工作,处理国事,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诗中的“五更三点”和“退朝”等词语
【注释】 两桁:即双桁,指两株高大的杨柳。朱栏:红色栏杆。 【赏析】 《内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宫怨诗。此诗描写杨妃(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并称)在宫中受宠的情景,以“柔条似怕君恩重”写杨妃的娇弱和畏怯,以“低拂朱栏舞晓风”写杨妃的轻盈妩媚,形象鲜明生动。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首句“两桁垂杨护九重”,起得突兀。垂杨本是柔条,这里用它来比喻杨贵妃的美艳动人和尊贵地位
注释: 丽正门开晓色鲜,万丝绿柳御沟边。 丽正门:唐代皇宫中的正门,是帝王出入的门户。 禁中恐有题红怨,不放涓流出内前。 涓流:指细流,这里指宫女们从宫中出来的水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宫廷中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宫女们出宫时的哀伤之情。首先,“丽正门开晓色鲜”描述了清晨阳光照射下皇宫大门开启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明媚的感觉。然后,“万丝绿柳御沟边”描绘了柳树在御河水边的美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注释:湖面上游的春水碧绿如翡翠,湖堤上垂柳细长不足一尺。唱歌的女儿划着小舟回来,惊起沙鸥相对站立。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湖景的诗,通过描绘湖面上的春水、柳树、女儿和小沙鸥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句“湖头春水千丈碧”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天湖面的景色,将春水比作翡翠,形象地表达了湖水的碧绿和清澈。次句“湖堤袅柳不盈尺”,则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湖堤边的柳树,用“袅”字形容柳枝随风摇曳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