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所创,描绘了西湖边女子的哀怨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 1.问西湖、旧家儿女,香魂还又连理 问西湖边的旧家儿女的香气是否还在?他们的魂魄好像又与西湖相连。这里用“香魂”形容旧家儿女的美貌,而“连理枝”则是比喻男女之间美好的姻缘或结合。 2.多情欲赋双蕖怨 我满怀感情,想要为这对莲花般的恋人赋诗一首,表达他们的怨恨之情。这里的“双蕖”指的是并蒂莲
【注释】 正:正是。匆匆:急忙。楚乡秋晚:即“楚乡秋”,指秋天的楚国,借以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南浦:古水名,在今安徽和县西南,这里指代江边或水边。桃叶:春秋时期吴国美女西施的别称。堪惆怅:值得伤感。一舸:船。载:带着。春先去:像春天一样先到目的地。愁绝处:愁苦到了极点。曾听人低语:曾经听到有人低声说话。曲阑干:曲折的栏杆,这里指女子的居所。芦花野馆,剪烛卧听雨:在野外馆舍中
摸鱼儿·赋湘云 作者:李清照 问湘南、有云多少,不应长是为雨。平生宋玉缘情老,赢得鬓丝如许。歌又舞。更一曲琵琶,昵昵如私语。闲悲浪苦。怪旧日青衫,空流泪满,不解画眉妩。空凝伫。 十二峰前路阻。相逢知在何处。今朝重见春风手,仍听旧弹金缕。君且住。怕望断、蘅皋日暮伤离绪。新声自谱。把江北江南,今愁往恨,尽入断肠句。 注释: 1. 湘南:湖南南部地区。 2. 为雨:降雨。 3.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燕子梁深,秋千院冷,半湿垂杨烟缕。怯试春衫,长恨踏青期阻。梅子后、余润留寒,藕花外、嫩凉消暑。渐惊他、秋老梧桐,萧萧金井断蛩暮。 【注释】 燕子梁:即燕子楼,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上。 秋千:一种游戏用具,两端有绳索,可以荡来荡去。 半湿:一半湿润,一半干燥。 薰篝:熏笼,用来熏被褥的炉子。 须待:须要等到。 催雪新词:催促新作的诗句。 重寻笙谱:重新寻找笙曲的曲谱。 水阁云窗
诗句释义: 1. 高韵天成,问当时爱爱,得似卿卿。江梅风致别,楚蕙雪香清。花旎旎,月盈盈。写不尽才情。把旧游,名讴试数,谁解新声? - 注释: “高韵天成”指的是诗的韵味高雅,仿佛来自天上,“问当时爱爱,得似卿卿”。这是诗人在询问当时的爱人是否像现在这样美丽,“江梅风致别,楚蕙雪香清”。这里诗人以梅花和兰花来比喻自己与爱人的不同之处,“花旎旎,月盈盈”
【注释】 过花朝、淡烟轻雨,东风还又春社:过花朝即指重阳节。过花朝、淡烟轻雨,东风还又春社——指作者于重阳节时经过花朝、淡烟轻雨之时,又逢着春风拂煦的春天社日,心情惆怅而有所感慨。 客怀不断还家梦,只泥酒杯陶写:诗人在异乡作客,思念家乡之情难以断绝,时时萦绕心头,因此常常梦见家乡,但总是被酒所陶醉,忘却了思乡之情。 孤馆夜,甚浓醉、无人知道归来也:夜晚的旅馆中,自己沉醉其中
摸鱼儿 记苏台、旧时风景,西楼灯火如画。严城月色依然好,无复绮罗游冶。欢意谢。向客里相逢,还又思陶写。金尊翠斝。把锦字新声,红牙小拍,分付倦司马。 繁华梦,唤起燕娇莺姹。肯教孤负元夜。楚芳玉润吴兰媚,一曲夕阳西下。沉醉罢。君试问、人生谁是无情者。先生归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泪在罗帕。 注释: 1. 苏台:古代地名,位于苏州的台地之上。 2. 西楼灯火如画:西楼的灯火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3
湘水冷涵秋,行云平贴。时见惊鸿度萍末。雾鬟烟佩,微步一川凉月。软波擎不定,龙绡袜。 【注释】:湘水,湖南的一条河流。行云,指天上的流云。时见惊鸿度萍末,不时有鸳鸯掠过湖面。雾鬟烟佩:形容女子的装束。微步一川凉月,在月色下漫步。软波,指湖水。擎:支撑。不定,不稳定。龙绡袜,指丝袜。绀莲,即荷花。愔愔,形容声音细微。清绝,非常清楚。汜人,即泛舟的人。起舞为谁轻别,为谁而舞?数峰江上晚,和愁叠
山阴,指浙江绍兴;赋客,指诗人自己。 山阴赋客(一作“山阴卧客”)。 “几番”,几次。“窗影生白”,窗外的月光映在白色窗纸之上。“缥缈”,形容烟雾缭绕之状。“仙姝”:美如天仙的女子。“瑶台”,神话中的仙境。“淡伫”,淡淡的停留。“东风颜色”:指春天的景色。“微霜恰护朦胧月”,薄薄的霜花正好保护住了月亮的朦胧身影。“暝烟低隔”,黄昏时的云烟渐渐隐去。“恨翠禽”,怨恨春鸟。“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注释】: 谒金门·寒食临川平塘道中:词牌名,双调,七十三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五仄韵。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在临川(今福建南平),作者在平塘道上经过。 溪水漫:指溪水流得很急。 岸口小桥冲断:指小桥被溪水冲断了。 沽酒人家:卖酒人家。 巷短:小巷很短。 柳阴旗一半:指路旁的柳树荫遮住了旗子的一半。 细雨鸣鸠相唤:细雨时鸟叫声相互呼唤,即春雨时节。 曲港落花流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