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句“青鼠毛衣可禦寒,秃襟空袖放身宽”。诗题“自志”是说自己写诗的志趣或目的。从诗题看,诗人写的不是一般的诗,而是有志向的,所以这一句说“青鼠毛衣可禦寒”,用“青鼠毛衣”来抵御严寒,可见诗人不惧风霜
辱井石阑 好诗,读之令人神往。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惜古云根。 楼空野寺钟何在,宫浸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余阑上字,妖姬犹有梦中魂。 试扪洼处红犹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译文: 好的诗句总是让人向往。 好诗,读之令人神往。 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惜古云根。 楼空野寺钟何在,宫浸寒芜井已眢。 古篆半余阑上字,妖姬犹有梦中魂。 试扪洼处红犹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注释: 1. 好事能收断石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立春》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第一句: 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玉山中。 - 白雪青天:形容天空和大地都被洁白的雪覆盖。 - 映日红:指雪反射出的光芒如同红色的太阳一样。 - 楼台高下:指的是建筑物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景象。 - 玉山中: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观,宛如仙境中的山一般。 第二句: 盘蔬晓送冰丝脆,钗杏春生蜡带融。 - 盘蔬:指盘中摆放的蔬菜
怀清源洞游 漫漫涨海际天涯,万里乘来使者槎。 紫泽重寻仙客洞,碧山常醉故侯家。 人多熟酒烧藤叶,市有生蛮卖象牙。 安得梦中时化蝶,翩翩飞向刺桐花。 注释: 1. 漫漫涨海际天涯:形容大海无边无际,涨潮汹涌。 2. 万里乘来使者槎:乘着使者的竹筏,经过万里之遥来到这里。 3. 紫泽重寻仙客洞:在紫泽重新寻找仙人居住的洞口。 4. 碧山常醉故侯家:常醉于青山绿水之间,怀念过去的侯门生活。 5.
水晶笔架 三峰近列砚池头,光照文房烂不收。 冰壑夜寒龙独卧,雪山春暖兔群游。 彩毫倚阁功应就,银管依栖价未酬。 别有珊瑚新琢样,策勋毕竟是谁优。 注释: 1. 水晶笔架:用水晶制作的笔架,形容其晶莹剔透。 2. 三峰近列砚池头:三座山峰靠近砚池(指水墨画的颜料)。 3. 光照文房烂不收:形容笔架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如同被照亮的文房用品一样耀眼。 4. 冰壑夜寒龙独卧
注释: 癸巳元日,即新年元旦;禁苑,皇宫禁地;朝珂,指朝拜的玉佩声。 宫楼昼刻,指宫中的计时器,昼夜都能报时。 云开黄道,指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移动。 春丽紫薇,指春天的景色美丽。 进虎蛮如画,指进入虎牢关就像一幅画。 仪鸾仗类仙,指仪仗队像仙人一样威风凛凛。 晨观净氛气,指早晨观看天空中的云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题“癸巳元日即事”表明是写元日即新年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综合赏析。这是一首七绝,首句以景起,写十月一日的景物;中间四句,写诗人在玉堂老后的感受;末句以感慨作结。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十月一日”即重阳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登高赋诗、饮酒赏菊的日子。 【答案】 ①瓦盎(yǎng) ——指陶器、陶瓷器;醅 ——发酵酒。瓦盎,指陶器。②角 ——这里代指号角声。③于今:如今。④讵(jù)信:怎么能够相信呢?暮途穷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黄蒿、涧、鸦、暮、霜、家。 【答案】 发古城铺 黄蒿古城风卷沙,涧头衰树啼寒鸦。 岁云暮矣霜露积,夜如何其星汉斜。 满衣落月行人起,马上梦魂犹在家
【注释】 ①松巢:指松树上栖息的鸟巢。潜川:指隐士。谢尧章:作者的朋友,字景文。 ②林栖:隐居山林。隐君:隐居的人。结构:建造。出:露出。尘氛:尘世的污浊之气。 ③就树遮青雨:靠近树荫躲过春雨。牵萝补白云:攀援萝藤修补云彩。 ④双鸠:即“鸠”,一种小鸟。从此拙:从这(松巢)处开始不敏捷。独鹤:一只鹤。平分:与鹤平分秋色。 ⑤华屋:华丽的房屋,这里指高官显贵之家、豪门大宅。了不闻:一点儿也听不到。
【注释】 巾子峰前树:指乌桕树。巾子山在江西南昌南面。 逋仙句最工:陶潜,字令通(一说名潜),字士行,东晋诗人。他隐居于庐山的东林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他作诗不多,但诗风淳朴,情调自然。 迥明霜寺外:指乌桕叶秋天时呈深红色,远看如同霜一样明亮。 半落石池中:指乌桕叶秋天时飘落在石头砌成的池塘里。 郑老惟书柿:郑谷,字守愚,唐代诗人。他写过一首《题柿树》诗:“日暮秋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