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峰前树,逋仙句最工。
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
郑老惟书柿,崔郎只咏枫。
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
【注释】
巾子峰前树:指乌桕树。巾子山在江西南昌南面。
逋仙句最工:陶潜,字令通(一说名潜),字士行,东晋诗人。他隐居于庐山的东林寺,自号“五柳先生”,后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他作诗不多,但诗风淳朴,情调自然。
迥明霜寺外:指乌桕叶秋天时呈深红色,远看如同霜一样明亮。
半落石池中:指乌桕叶秋天时飘落在石头砌成的池塘里。
郑老惟书柿:郑谷,字守愚,唐代诗人。他写过一首《题柿树》诗:“日暮秋风起,乌桕坠红稀。连年不可见,何事有新知?”这里的“柿”应是指乌桕树。
崔郎只咏枫:崔涂,字礼山,唐代诗人。他的诗多写离别之情,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野阔天低处,江清月近人。”这里的“枫”应是指乌桕树叶。
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乌桕树叶到了秋天以后会由红变绿,冬天又会变成黑色。春天来了,它又会恢复红色。所以人们常说“乌桕叶红于二月花”来形容景色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郑谷和崔涂两人的酬答之作。郑谷的诗歌以写景见长,而崔涂则多写离别之情。郑谷在诗中赞美了乌桕树的红叶,而崔涂则用“霜”、“枫”来描绘了乌桕树的美景。两位诗人虽然写的是同一个事物,但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描述,因此写出了不同的诗句。
乌桕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叶子秋季变为紫红色,果实可以食用。这种植物在中国分布较广,尤其在江南地区较为普遍。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郑谷对乌桕树的赞美。他用“巾子峰前树”来点明地点,然后用“逋仙句最工”来赞美陶潜的诗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乌桕树在巾子山峰前生长,它的叶子就像陶潜的诗句一样美丽动人。
郑谷描述了乌桕树叶的美景。他说:“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意思是说,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乌桕树的叶子就像被霜打过一样明亮,它们飘落到石头砌成的池塘里。
郑谷还提到了其他诗人对乌桕树的赞美。他说:“郑老惟书柿”,这里的“柿”指的是乌桕树。而崔涂则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乌桕树:“崔郎只咏枫”,这里的“枫”也是指乌桕树叶。
最后一句则是两位诗人共同的赞美之词:“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意思是说,山林里一直很安静,而乌桕树叶的红色正好为山林增添了生机。
这首诗通过对乌桕树叶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