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刘伯达在犀山(位于江西南昌)为上清道士时,所建之台。全诗以四句为主干,每句七言,共二十个字,押韵平仄分明,读来朗朗上口。 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仙馆深居寂寞滨,千岩浓翠湿无尘。” - 注释: 仙馆指神仙居住的房屋或道观。“寂”意为寂静,“寞”意为冷清。“千岩”指的是许多山崖,“浓翠”形容山色浓厚如翠绿。“湿”表示湿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第1首-槜李湾头窣堵波,种来松树绕庭多。 注释:槜李湾头的窣堵波(即佛塔),种下的松树环绕庭院。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槜李湾头是地名,窣堵波是佛教建筑中的一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一座古塔或佛寺。种下的松树环绕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与古代文人墨客常游赏的场所相吻合。 第2首-碧粘老甲浑苔藓
注释: - 雪巢为上清刘道士赋:这是一首给上清刘道士的诗。 - 团团茅盖一巢轻:形容茅草做成的小窝,像团一样圆,又像轻飘飘的羽毛。 - 象外乾坤还太古:意思是说,在自然的意象之外,还有更古老的自然。 - 望中楼观尽通明:意思是在远处看,所有的楼阁都被照亮了。 - 云藏宿鹤浑无迹:意思是说,云彩隐藏了一只已经很久没有飞翔的鹤。 - 水落长松暗有声:意思是说,当水流干涸时
冰雪庵为衡岳北山上人赋 衡岳山中老道人,一龛一衲足容身。 禅林出定云生室,诗境行吟清入神。 瓶水不凝霞气暖,石门长扫虎蹄新。 只应煨芋烧茶外,乞火时时到寺邻。 【注释】 冰雪庵:在衡山,为唐玄宗天宝年间僧人吴筠所建,因“四时积雪”而得名。 老道人:道士。 一龛(kān):一僧居处。 衲(nà):旧时指和尚的头巾。 禅林:佛家语,指寺院。 行吟:边走边吟诵。 瓶水不凝:意谓泉水清澈见底,不结冰。
不系舟渔者陈子上自号本来无系亦无舟,随意江湖可漫游。 纵遣西风吹水外,不妨明月烂沙头。 注释: 1. 本诗首句“不系舟渔者陈子上自号”表明了陈子上是一位不受世俗束缚的渔夫。 2. “本来无系亦无舟”意味着他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或羁绊。 3. 接下来“随意江湖可漫游”描述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无论是在广阔的江河还是平静的湖面都能自由自在地游历。 4. “纵遣西风吹水外”展示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无畏
长松千树拥前荣,虚籁还从树底鸣。 一片海涛云杪堕,几番山雨月中生。 茶香夜煮苓泉活,琴思秋翻鹤帐清。 安得南华老仙伯,相随轩上说风声。 注释: 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 - 为丹丘杜高士所作的听松轩 长松千树拥前荣,虚籁还从树底鸣 - 长长的松树千棵,环绕着前面的荣光,虚的响声还从树下传来。 一片海涛云杪堕,几番山雨月中生 - 一阵海涛在云雾中下落,几次山雨在下个月里出现。 茶香夜煮苓泉活
云松巢为翰林学士王公俨作高人自昔爱云林,拟作幽居寓素心。 遁世每怀箕叟隐,题诗聊效谪仙吟。 几番白鹤迷秋梦,半树青萝补夕阴。 独坐天风洒毛发,高寒何似玉堂深。 注释: 1. 高人:指有才华的人。 2. 云林:指山林,多指隐居之地。 3. 素心:纯真的心性。 4. 箕叟:指古代的仙人箕子,因箕星在北方而称箕子,后借指隐居之人。 5. 谪仙:指李白、白居易等被贬官后仍保持高洁品格的诗人。 6. 白鹤
梅雪斋为紫霄宫杨逢宾题 注释: - 雪树生香满佩巾:雪树上生长着的香气弥漫在衣带上。 - 紫霄最上集仙真:紫霄峰是最高的山峰,这里聚集了仙人。 - 苔荒鹤迹浑无路:苔藓长满了山野,连鹤的足迹都难以找到。 - 花暗笙声不见人:花朵凋零,笙声也变得低沉,看不见人影。 - 瑶圃月寒通白晓:瑶圃中的月亮在早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更加明亮。 - 丹台云暖驻长春:丹台山温暖如春,云雾缭绕,景色宜人。 -
【注释】: 万松庵:位于浙江天台县。黄尘扑马出西城,忽见云林眼倍明。游万松庵,黄尘扑面而来,忽然看见云林寺的僧人更加明亮。 竟日寂无山鸟语,满岚纯是涧松声。整日里寂静得听不到山鸟的叫声,满山遍野的松树上只有涧水的流淌声。 石幢花雨何时洒,禅榻茶烟特地生。不知从哪里飘来的花瓣像下雨一般落在了石幢上,禅座上的僧人点燃着香烟。 客自去来钟梵外,老僧于世已忘情。我自去来,和尚们早已在钟梵之外了
玄圃为上清道士周静修题路上仙岩最上溪,仙家住处有丹梯。 瑶台鹤下天风冷,灵锁花深晓日迷。 五色芝房团紫盖,千年石髓裂青泥。 羽人即此宜高隐,岂在昆仑万国西。 【注释】 玄圃: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上清:道家的名号之一。 周静修:指作者的朋友,字静修。 仙家:指神仙们。 丹梯:炼丹用的梯子。 瑶台:仙女的居处,这里借指仙人。 天风冷:形容天空中清凉的气息。 灵锁花:指仙境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