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尘扑马出西城,忽见云林眼倍明。
竟日寂无山鸟语,满岚纯是涧松声。
石幢花雨何时洒,禅榻茶烟特地生。
客自去来钟梵外,老僧于世已忘情。
【注释】:
万松庵:位于浙江天台县。黄尘扑马出西城,忽见云林眼倍明。游万松庵,黄尘扑面而来,忽然看见云林寺的僧人更加明亮。
竟日寂无山鸟语,满岚纯是涧松声。整日里寂静得听不到山鸟的叫声,满山遍野的松树上只有涧水的流淌声。
石幢花雨何时洒,禅榻茶烟特地生。不知从哪里飘来的花瓣像下雨一般落在了石幢上,禅座上的僧人点燃着香烟。
客自去来钟梵外,老僧于世已忘情。我自去来,和尚们早已在钟梵之外了,老僧人对世间名利已经忘记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历云林寺时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的淡薄和对佛教禅宗的热爱。
第一句“黄尘扑马出西城”,描绘了诗人骑马离开西城时的情景。黄尘滚滚,尘土飞扬,仿佛连马儿都被这黄尘所迷,只能奋力前行。这种景象,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也表现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
第二句“忽见云林眼倍明”,则转入到了寺庙之中。这里,“云林”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人。他们的眼睛因为看到外面的黄尘而变得更加明亮,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世俗名利时的超脱与淡定。
第三句“竟日寂无山鸟语,满岚纯是涧松声”,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整日里,山鸟的叫声都被黄尘所掩盖,只剩下了涧水的流淌声。这里的涧水,既是自然之声,也是禅宗的象征。涧水流动的声音,就像禅宗的教义一样,源远流长,绵绵不绝。
第四句“石幢花雨何时洒,禅榻茶烟特地生”,则是对寺庙中生活的描绘。石幢上的花瓣如同雨点般落下,而禅座上的僧人则点燃着香烟。这里的花瓣与茶烟,都是禅宗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花瓣代表着佛性,茶烟则代表着禅定。
第五句“客自去来钟梵外,老僧于世已忘情”,则是对老僧的生活状态的描述。无论是客人来访还是僧人离去,他们都已经在钟梵之外了,对世间名利已经忘记了。这里的“忘情”,既是对名利的忘却,也是对自我的超越。
整首诗通过描绘游历云林寺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薄和对禅宗的热爱。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