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绕长松一涧分。
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
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
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

【注释】

天竺山:即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葛洪:东汉末年道士,著有《神仙传》。寺:指葛洪祠。路绕:山路环绕。青:形容松树苍翠的色泽。潭:指溪水。影青:比喻山石的倒影。移:流动。行处岫:行走于山间的岩石之间。岚光:云雾的光辉。白散:形容云雾消散。猿公吟树:指树上的猿猴。思侣:思念伴侣。鹿女衔花:指山林中鹿群吃草。不乱群:不会因争食而争吵。胜概:美好的情趣。专胜:专门享受这种乐趣。水声林下:指溪流的声音和树林下的景色。百无闻:没有任何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天台山时写的。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山中有葛洪祠、瀑布、岩穴等名胜古迹,风景优美。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山中美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心。

首联“葛洪川畔千年寺,路绕长松一涧分”,描绘了天台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葛洪祠位于山下,千年古寺依山傍水,道路盘旋于参天松树之中,溪水从山上流下,形成了美丽的风景画卷。

颔联“潭影青移行处岫,岚光白散望中云”。诗人用“潭影青移”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间的相互交融,以及山中景色的美丽动人。同时,“岚光白散”则表现出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空灵、神秘的感觉。

颈联“猿公吟树应思侣,鹿女衔花不乱群”。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中的动物们和谐相处的情景。猿公在树上吟唱,似乎在思念着它的伙伴;鹿女则在草地上欢快地吃着草,不会因为食物而争吵。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尾联“常羡山僧专胜概,水声林下百无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中僧侣的羡慕之情。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享受这种乐趣,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而在溪流的声音和树林之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美好,没有一丝杂音。

整首诗通过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