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岁除日 七十古稀有,欣然岁更新。 换衣痴女喜,分粟故人贫。 软饱须官酿,奇温爱絮巾。 明当候云物,载笔纪王春。 注释: - 岁除日:指农历除夕。 - 七十古稀:形容人年老。古稀,古代称人七十为“古稀”。 - 欣然岁更新:高兴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换衣痴女喜:指女子换上新衣感到非常高兴。 - 分粟故人贫:指老朋友因分到粮食而感到高兴。 - 软饱须官酿:指需要喝上几杯官酿才能感觉满足。 -
诗句 癸酉人日雨中 - 指的是在癸酉年的人日(正月初一)的雨天。癸酉是古代干支纪年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指特定的时间。 积雨将谋雪,新年未入春 - 描述的是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预示着可能会降雪,而新年还未真正进入春天,即尚未完全进入冬末和春季交替的阶段。 半生如过客,七日又逢人 - 比喻人生短暂,如同路过的客人,转瞬即逝。同时提到“七日”,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节日或庆典,与“人日”有关。
诗句释义: 四月十四日我在白塔寺习仪,有旨升任院判。 刚刚换了朝衣为紫色,只怜客鬓华已苍。 才知无补世间事,官喜不离家中。 海燕雏方乳,戎葵蕊未花。 归来北窗卧,尘污满乌纱。 译文: 在四月十四日在白塔寺习仪,有旨升任院判。 刚刚换了紫红色的朝衣,只可怜客鬓华已苍。 才知无补世间事,官喜不离家中。 海燕雏方乳,戎葵蕊未花。 归来北窗卧,尘污满乌纱。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苦热不可忍,汗肤鳞甲生。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个极端的高温环境,使身体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 赏析:这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酷热的程度,让人感受到那种汗水浸湿衣衫、如同鱼鳞般覆盖皮肤的炎热。 次句:雨分何处落,月在半天明。 注释:询问雨水从什么地方落下,而月亮在天空中显得格外明亮。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和赞叹。诗人不仅感叹于雨水的降落
辛未苦雨 禾田犹巨浸,春日复连绵。 醉使呼堂上,饥人死道边。 鹤神方下地,龙伯已行天。 真宰如容问,吾心血可笺。 注释:辛未年即辛亥年,苦雨是指久旱不雨,农作物枯萎的灾情。巨浸是大水淹没的意思。连年干旱,春天又无雨,田地被淹,庄稼受损。醉使呼堂上,指酒醉的人呼喊着要饭。饥人死道边,指饿得快要死的人们倒毙在路旁。鹤神指仙人鹤。龙伯指神龙。真宰指天地间主宰一切的神,这里暗指皇帝。心血可笺
诗句: 采燕方迎岁,苍龙忽建辰。 车书时有道,宇宙物皆春。 翻译: 燕子刚刚归来迎接新年,忽然间天空出现苍龙。 国家的道路始终畅通无阻,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 采燕:指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苍龙:此处指的是天空中出现的一条龙,可能象征着帝王或皇权。 - 车书:古代指国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 宇宙:指整个世界或自然界。 赏析:
四月望观帝师发思跋影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三月三十日题八分僧院》。全诗如下: 四月望观帝师发思跋影堂 佛子来西竺,巍然南面尊。 法筵花散漫,香殿玉温黁。 龙象诸天下,钟螺竟日喧。 朝观立随喜,如在给孤园。 注释: 四月望:四月一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 发思跋影堂:佛教传说中,佛陀曾发愿,如果众生能到其住处瞻仰礼拜,则将为他们解除一切罪业。因此
九月六日宿宝集寺 来借禅房宿,悠然空客心。 残僧几人在,古殿一灯深。 檐铎能蕃语,斋居发海音。 重阳又已近,聊复此登临。 注释: - 九月六日宿宝集寺:九月初六日住宿于宝集寺。 - 来借禅房宿,悠然空客心:来到宝集寺借住禅房,心境悠闲自在。 - 残僧几人在:剩下的几个和尚在哪里? - 古殿一灯深:古老的殿堂里一盏灯火显得格外深沉。 - 檐铎能蕃语,斋居发海音:寺庙的屋檐上挂着风铎
骤落菰蒲雨,遥生菡萏风。 骤落:突然落下。 菰蒲:即水草,一种植物名。 遥生:远远地生长。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形容雨后荷叶上的水珠。 归云龙井黑,倒照凤山红。 归云:归来的云。 龙井:地名,今在浙江省杭州。 凤山:山名,在今杭州市。 倒照:反照,映衬。 帘暮舟频引,衣凉酒屡空。 帘暮:指傍晚时分。 舟:船或小舟。 引:拉,此处有招揽、邀请之意。 衣凉酒屡空:意为衣服因为饮酒而变凉
秋日独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 古道多黄叶,残僧半白头。 远村高鸟暮,灌木乱蝉秋。 此地茅堪剪,吾将卜隐丘。 注释与赏析: 1. 秋日独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注释:秋天的日子里,独自行走着偶然来到了清修寺。 赏析:诗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在秋季里独自一人漫步,并偶然间发现了清修寺这一宁静之地,展现了一种意外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致的欣赏。 2.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