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甲子元日大雪,初三日立春始晴。 几年无此雪,南国见应稀。 平地深三尺,飞花大一围。 银河干彻底,白石烂生辉。 润色饶梅柳,新春晓已归。 注释: 1. 甲子元日:指正月初一,即春节的第一天。 2. 大雪:指下了很大范围的雪。 3. 初三日:指过了三天之后的日子。 4. 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5. 南国:指中国南方地区,因为那里通常不会下这么大的雪。 6. 平地
清明日,与李钦嗣游览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干。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注释: 1. 清明日,与李钦嗣游览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 清明节(清明节)的早晨,我和朋友李钦嗣一同游玩于吴公弓台,然后步行至雷塘和蜀井。 2.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干。 - 行走在平坦的沙地上,眼前出现了一条新挖的水塘,但水面已经干了一半。 3.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九月八日陪危太朴和梁九思游城南三学寺万寿寺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markdown 诗句: 1. 南城多佛刹,结构自辽金。 - 描述了城南有很多佛塔,这些建筑的结构可以追溯到辽朝和金朝时期。 2. 傍舍遗民在,残碑好事寻。 - 这里提到有过去的居民(可能是佛教信徒)在附近,以及有人为了寻找好碑文而来到这里。 3. 雨苔尘壁暗,风叶石床深。 -
【诗句注释】 休日(rì):闲暇的一天。 连骑:并排骑马。 高秋天气新:秋天气候清新凉爽,天气晴朗。高秋,指秋季。 惟:只。 井里:指井中。 半:一半。成尘:变成尘土。 坏庙:倒塌了的庙宇。鬼无主:没有守护的神灵。 荒丘:荒凉的山丘。狐化人:狐狸变成人形。 千龄:千年的时间。 【译文】 九月八日陪危太朴一同梁九思游城南三学寺万寿寺。 在闲暇的日子里,我们连马一起骑马游玩,秋天的天很清新清爽
自悟 海内虚游子,山中脱骨仙。 一单如老衲,八十又新年。 野马飞窗日,醯鸡舞瓮天。 吾今丈人行,肯与众争怜。 译文: 我如今是孤独的人,身处山林,如同脱去凡胎的仙人。 我的衣着简单朴素,如同一位修行的老衲。 我已经八十岁了,又迎来了新的年华。 窗外野马奔跑如飞,窗内醯鸡在瓮中欢舞。 我现在是位老人,不愿与众人争宠争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晚年生活和心境的诗作。诗人以“自悟”为题
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偕杨瑀元诚王炢自行湖堤闲步: 这句话描述了与杨瑀一起行走在湖畔的小路上的情景。其中,“偕”意味着一同,“杨瑀”可能是诗中的主角或主要人物之一,“元诚王炢”可能是指另一个人的名字或身份,而“自行湖堤闲步”则表达了一种轻松、悠闲的散步方式。 2. 湖上西风急: 描述了湖水上的天气情况,即西风非常猛烈。这可能是因为秋季来临,天气转凉,或者因为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导致的
清明日游东山谒栖霞岭仇先生墓 前辈凋零尽,南阳有古阡。 诗应传四海,酒不到重泉。 注释:前辈已经凋零殆尽了,南阳有个古老的墓地。我的诗歌应该传播到四海各地,但酒却无法送到重泉之地。 槐国真成梦,桃源亦是仙。 松根一掬泪,惨淡堕风烟。 注释:槐树的国度仿佛成了一场梦境,桃花源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抚摸着松树的根部,不禁流下泪水,悲伤地飘散在风烟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清明游包家山 远近红千树,繁开夺艳霞。 月明寒食雨,春老上阳花。 辇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 东风葵麦浪,回首野人家。 ``` 译文: 清明时节,我独自游览了包家山。 山上树木丛生,色彩斑斓如锦绣。 月光明亮,雨水洗刷着寒冷的季节。 春天已逝,只有上阳宫的花还在开放。 辇道迷失方向,无法找到归途
清明游包家山 太液曾来鹄,高台旧影娥。 美人黄土尽,故国白云多。 野草荒神籍,宫莲怨棹歌。 羌儿洗马处,斜日满寒波。 注释: - 太液:即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种湖泊。 - 鹄:天鹅,这里指湖中的天鹅。 - 高台:指高耸的宫殿台榭。 - 美人:指已逝去的美女。 - 黄土尽:形容美女已逝,黄土掩埋。 - 故国:指故都或过去的国家。 - 白云多:形容故国景色萧瑟、荒芜。 - 荒神籍
文昌楼望月时家已归浙上今晚在溪楼观赏明月,登高远望,倍感惆怅。 电光闪烁处何处正下着雨呢?秋风萧瑟的景色令人心寒。 灯光点点映在江边,笛声悠扬起航船。 江湖归路渺无边际,回首望去只见白鸥在前。 译文: 文昌楼(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古楼)观月时,我已回到了故乡。今夜在溪楼观月,登上高楼远眺,更让人感到惆怅失落。月光下电闪雷鸣,那雨点正打在我的身上。秋风瑟瑟,秋意浓浓,令人心寒。灯光洒在江面上